第07版:财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受益于跨境贸易持续提质增效——
我国经常账户运行稳健占比合理
本报记者 姚 进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货物进出口继续保持了比较高的顺差,按美元计,较上年增长30%,展示了疫情下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势。受此影响,去年企业等部门的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达到3395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跨境收付汇顺差的95%。

2020年至今,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国货物进出口顺差明显上升,这也导致经常账户顺差明显上升。对此应该如何看待?未来经常账户趋势又将如何发展?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认为,2020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值是1.9%,2021年前三季度是1.5%。初步估计,去年全年经常账户顺差和GDP的比值在2%以内,处在国际认可的合理均衡区间。从中可以发现,中国经常账户运行是比较稳健的,保持合理的顺差规模。这一是体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二是凸显了中国近些年在推动跨境贸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成效,这对货物贸易的作用比较明显。

具体来看,货物贸易顺差上升不仅体现了疫情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外贸提质增效深层次因素的推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这既拓宽了我们的国际市场,同时也为更多区域贸易恢复作出了贡献。欧洲和美国依旧是我们重要的贸易伙伴和传统市场,近两年平均贸易规模分别比2019年增长19%和24%,表现要好于2019年疫情暴发前。同时,我们的贸易向其他市场的拓展成效也显现出来,比如对东盟、拉美地区的外贸规模分别增长了22%和21%。在疫情背景下,我们的贸易伙伴实现了日趋多元化。”王春英介绍。

与此同时,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传统优势项目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9%,增速比2020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出口增速也提高了20个百分点;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成为推动贸易发展的新动能。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0年至2021年网络购物平均收支规模比2019年增长79%。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增强。2021年发生过货物贸易收付的企业数是50多万家,比2019年增加了8000多家。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贸易方面也展现出一些新的变化。“我国服务贸易过去一直是比较大的逆差,但现在逆差维持在低位。同时,和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加快。”王春英表示,近两年服务贸易平均逆差规模大约1200亿美元,比2019年收窄53%。主要是疫情蔓延使留学等跨境活动受到影响,所以支出也相应下降了53%。另外,随着信息技术更迭和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贸易持续发展,2021年相关的进出口呈现小幅顺差,2019年和2020年都是逆差。生产性服务贸易包括传统的加工、运输、建筑等服务,以及新兴的生产性服务比如金融、保险、电信、计算机、信息等。

“未来,经常账户可能逐步向常态回归,并且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王春英判断,全球疫情对国际经贸活动冲击应该会有所缓和,外部需求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会更加平稳,也更具可持续性,留学等旅行支出可能会缓慢回升。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全、韧性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不断显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会不断提升。这些情况都会对经常账户顺差运行在合理均衡区间形成坚实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