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杂乱没有空地、体育健身设施缺乏、配电箱噪声太大……百姓身边的“消极空间”不仅影响城市风貌,也成为民生关切。如何让有限公共空间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经济日报记者日前走访了北京市部分“微空间”改造项目,一探究竟。
位于北京丰台区东大街西里小区,有一处700余平方米的荒地,经过改造,如今已成为居民口中的“口袋公园”。上午9点多,这里便人气十足:几位老人抖着空竹,动作行云流水;小孩子们在沙坑里玩得不亦乐乎……
“以前,这块地无人打理,杂草丛生。周边还有一个移动公共厕所,气味难闻;如今变成小公园,有了环形步道、小广场,只要天气好,每天早晚我都会来活动一下。”东大街西里小区居民任永林老人笑着告诉记者。
“建在百姓家门口的口袋公园,目的是服务群众,要坚持‘里子大于面子’原则,解决居民最急切的实用需求,并通过设计形成美的效果。”该项目设计师郭垚介绍,比如,考虑到附近居民以老人和小孩居多,改造时专门设计了健步道、休息区、儿童沙坑与保健区等。由于树木较多,我们便设计了一个“8”字形成环的健身步道,最大限度避让树木的同时方便居民锻炼。
“该项目的特殊意义在于,改造方案与场地周边环境统筹考虑,让公共空间与街区生活融为一体。”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研究促进中心秘书长惠晓曦表示,这个口袋公园对面就是生活超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相互形成了一个“便民服务圈”。
与传统意义的城市公园相比,散布在城市街角的口袋公园“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2017年以来,郭垚先后参与了东大街西里社区在内的9个城市微空间设计。在她看来,由于城区规划、人口分布不同,社区居民需求千差万别。虽然都是“小微空间”,但设计和建设绝非简单复制,每一处都要根据实际情况量身打造。
北京市发改委于2017年牵头启动了“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并以试点项目为抓手,推进各类机制探索和创新实践,如今已推动实施了65个试点项目——崇雍大街、八角街道腾退空间等一批设计精巧、特点纷呈的试点项目建成开放,有效提升了百姓幸福感。其中,小微空间就是示范工程中的重要项目类型。
过去,东城区磁器口地铁站前空间缺乏规划,公众通行不够便利。同时,周边胡同平房区居住条件较为拥挤,缺少足够公共活动空间。2018年,磁器口大街周边慢行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被纳入改造提升试点。项目改造后,不仅解决了自行车、电动车乱停乱放的困扰,还打开了地铁站前小广场,沿广场边缘设置了廊架、座椅,为周边百姓及地铁乘客提供了休憩、交往场所,实现了场地从“消极空间”向“积极空间”的转变。
“微空间的改造,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惠晓曦表示,该项目从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到改造实施,均充分倾听居民声音,既重视他们的改造期望,也关注“潜在”需求,系统梳理分析了周边居民的需求类型、空间主要使用方式等,将数据背后的信息融入设计全过程。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牵头制定了北京市《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方案》,以小而美的改造提升为居民带来身边的幸福感,体现城市治理温度;提出“全过程公众参与”新理念,以“城市空间人民建、人民用、人民管”为目标,逐步成为广大群众参与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