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访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新烽
本报记者 孙昌岳

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揭示了中非关系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前16个字体现了中非关系的本质特征,这和西方大国对非洲的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后16个字主要讲中非双方在国际上的合作,这是对中非关系本质特征的延伸和深化,顺应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

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提炼总结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对非合作新的重大举措,为中非关系行稳致远、中非合作提质升级、中非人民世代友好擘画蓝图、凝聚共识。

“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揭示了中非关系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为新时代中非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新烽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16个字: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体现了中非关系的本质特征,这和西方大国对非洲的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是平等相待,中国一直以朋友、伙伴和兄弟的身份和非洲打交道。后16个字: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主要讲中非双方在国际上的合作,这是对中非关系本质特征的延伸和深化,顺应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

中非关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秘诀”,在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本次会议提出的4点主张顺应时代潮流,回应各方关切。”李新烽说,团结抗疫是当下中非合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方宣布将再向非方提供10亿剂疫苗,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一国单独承担的最大规模对非疫苗援助计划,延续了中非合作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是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有力诠释。

作为《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3年规划,中方提出将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共同实施“九项工程”,内容涵盖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人文交流、和平安全。

李新烽表示,从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十大合作计划”,到2018年北京峰会提出“八大行动”,再到本次会议提出“九项工程”,中非合作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九大工程”体现了中非合作的延续性、务实性和针对性。首先,“九项工程”是在“十大合作计划”和“八大行动”的基础上提出的,有一个不断深入、不断聚焦合作领域的过程,具有延续性。其次,“九项工程”中的措施都提出了具体目标,有具体数字,在终期评估时能够一一对标,说明中非之间是实打实的合作,具有务实性。第三,“九项工程”着眼非洲国家最紧迫的发展需求,比如,健康卫生工程此前在“八大行动”中名列第六,这一次就把它列在了第一,同时其他工程还致力于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九项工程”向国际社会表明,中非关系发展的速度不减,中国对非投入的力度不减,中非在新时代迎接共同挑战的决心和信心不减,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势头不减。

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12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非贸易额占非洲整体外贸总额比重连年上升,2020年超过21%。此次会议,中非共同评估了上届论坛成果落实,共同商定下一步合作规划,顺利通过了4份成果文件,是历届论坛会议中最多的一次,体现了中非双方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强烈意愿,展现出中非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李新烽说,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非合作在给中非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同时,也为国际对非合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中非政治互信日益牢固,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人文交流空前密切,相互支持愈发坚定,论坛已经成为新时代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一面旗帜。目前,中非民间交流仍存在深度、广度不够的问题,接下来要进一步扩大中非人文交流,让中非关系继续走深走实,走向民间、走向基层。他举例说,中国非洲研究院多次组织非洲学者和官员去延安考察,在参观延安脱贫攻坚后,喀麦隆哲学家恩科洛·福埃有感而发,说要回去告诉非洲人民,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西方这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非洲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非洲驻华使团团长马丁·姆帕纳在告别延安时感叹,“延安之行给我们留下了难忘印象,我们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带回家,让非洲尽快摆脱贫困”。

李新烽表示,加强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不仅能增进双方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也能更好地避免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的误导。中国始终是非洲最真诚、最可靠、最长期的合作伙伴。只要中非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迸发出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磅礴力量,不断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向更高水平发展。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