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2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认识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邱海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分析和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目标新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不断深入认识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理论精髓,深刻把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要求。

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进一步深入认识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及其核心要义。

深刻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理念是由一系列重要思想组成的完整理论体系,是创新理论的重大创新,必须系统把握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其一,创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首先指科技创新,同时也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其二,创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创新及创新能力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其三,创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其四,创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创新的复杂性。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其五,创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辩证关系。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其六,创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其七,创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自主创新与科技开放合作的辩证关系。我们强调自主创新,绝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

深刻认识协调发展理念。一要深刻认识协调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性和蕴含的科学方法论。协调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思想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并且蕴含着重要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二要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深刻认识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实现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途径和制胜要诀。三要深刻认识协调发展的丰富内涵和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从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出发,我们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理念。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性。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绿色发展理念正是对这个客观规律的自觉认识。二要从我国发展面临的严重资源环境约束出发,深刻认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明显短板,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三要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理念体现的人民性。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涵,坚持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四要从“绿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认识和把握绿色发展理念所指明的重大发展机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潜力巨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五要从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这样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牢固树立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六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出发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理念的世界意义。当前,全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变暖的共同挑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人类和平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既是我国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

深刻认识开放发展理念。一要深刻认识开放发展理念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的科学认识。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需要,是历史前进的大势。中国要继续发展壮大,就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更加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二要深刻认识开放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下的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全球视野,更加自觉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形势下开放发展理念的新内涵和新要求。我国经济总量持续稳居世界第二,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有充分条件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为推动形成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必须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国发展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和风险挑战,在深化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深刻认识共享发展理念。一要深刻认识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发展规律在理论上的表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二要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共建与共享、共享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只有更好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社会充满旺盛活力和发展动力。三要深刻认识共享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的核心地位。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必须始终围绕有利于实现共享发展来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四要深刻认识共享发展的丰富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涵盖了全体人民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需要,只有全方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更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理论精髓

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不仅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系统观,而且体现着我们党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最新科学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境界。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必须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性,准确把握其中所体现的科学方法论和理论精髓。

新发展理念全面揭示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总的来看,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运动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特征和新要求新趋势,深刻揭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当代世界发展共同趋势和内在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具有深刻的方法论价值和世界意义。

新发展理念全面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建设规律理论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创新发展理念凸显了创新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第一驱动力地位,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协调发展理念体现了关于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和系统论,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发展的整体性理论;绿色发展理念反映了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拓展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内涵;开放发展理念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和内在要求,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追求,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外开放理论;共享发展理念反映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指明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立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必须从系统论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这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理论精髓,克服各种形而上学的简单化、片面化理解和错误认识。具体来说,我们推动的创新发展,必须有利于协调发展,而不能在推动创新的同时又造成新的更多更大的不平衡不协调;必须使创新有利于绿色发展,而不能脱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创新;我们推动的创新不是封闭式的创新,而是在更加开放条件下的创新,必须进一步处理好独立自主与扩大开放之间的关系;必须使创新成果更加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而不能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推动的协调发展,必须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动态平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是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协调发展与绿色发展是内在统一的;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协调发展与开放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协调发展本身就包含着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从而是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协调发展。我们推动的绿色发展,必须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不能为了单纯保护资源生态环境抑制了各种创新;绿色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地协调各方面重大关系,不能因为保护资源生态环境造成更多新的不协调不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只有进一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必须有利于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增进全体人民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享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推动的开放发展,必须更加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问题,不能搞照搬照抄式和产生依附性的对外开放;开放发展必须有利于协调我国各方面重大关系,而不能因为开放反而使这些重大关系更加失调;开放发展必须有利于我国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为了扩大开放而置我国已经十分紧张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而不顾;必须使开放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我国全体人民,不能因为更加开放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化。我们推动的共享发展,必须通过各种创新来实现,同时必须有利于推动各种创新;共享发展必须有利于处理好各方面重大关系,有利于推动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为了平衡经济利益关系,造成对资源生态环境新的破坏;共享发展必须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推动实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同时,也要更多地让世界人民分享中国发展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

进一步深入认识新发展理念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并由这些创新性理论所构成的完整体系。

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是引领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和发展实践的“指挥棒”和“红绿灯”。新发展理念是发展理论的一场革命,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涉及一系列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在新发展阶段,必须不断深入认识新发展理念及其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地位,系统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体系性,不断提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复杂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如期实现,成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发展实践中,必须坚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出发,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理解我国发展的实践主题基础上,进一步深刻认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独特规定性与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是内在相通的,因此,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诸多发展不平衡中,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是最集中的表现,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突出短板之一。因此,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作用使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经常项目顺差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显著下降。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充满更多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我国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的自觉把握。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在新发展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制约我国发展质量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问题导向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诸多“卡脖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突出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在新发展阶段,要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继续把高水平高质量对外开放推向深入。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