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消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州开发区:
交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亮眼答卷
广州科学城
创天电子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射频微波芯片电容器关键参数检测
广州开发区专精特新产业园之一—高新钧恒广场

广州开发区认真贯彻“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的指示精神,在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氛围营造等多方面用力,厚植“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沃土;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瞄准“卡脖子”、聚焦“断链点”,在5G、信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抢先创造,交出一份“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时代答卷。

目前,全区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均是中小企业,80%以上授权发明专利和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2020年实现“小升规”企业达141家,中小企业已成为广州开发区冲刺“万亿制造”的主力军。广州开发区已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8家,分别占广州市47%和30%。

超强力度——

支持“小而不凡”企业

在广州开发区成长起来的国内第三方检测龙头企业——金域医学,在全国疫情防控中大放异彩,其研发的“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单日核酸检测能力超过180万人份,有效地阻止了“德尔塔”变种病毒在国内扩散;

明珞装备可与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同台竞争,为奔驰、宝马、吉利等厂商造出全球先进的汽车生产线;

禾信仪器摘取了精密仪器领域的“皇冠”,实现质谱仪国产化,打破国外同行在此领域的长期垄断……

广州开发区集聚中小企业近4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100家,涌现出一大批拥有专项技能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这些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小而不凡”的企业,成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重要载体。

广州开发区夯实基础补齐“断链”,为中小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强力支持。瞄准芯片、基础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产业基础薄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出台了IAB政策、“信创10条”“智能传感器20条”“专精特新10条”等政策,每年支持不少于10亿元,从多方面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助力关键技术应用创新与产业化。

广州开发区做好创新链和产业链“双链融合”,引入中科院等13家大院大所,支撑区内中小企业开展核心产业化技术攻关。已落地的国家有关部门7所部属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可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数字化信息平台、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多层式专家智库、产业技术交易中心、校企联合中试基地等特色载体,加速“产学研用”融通创新。

齐全链条——

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积极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本区不断完善“创业—高企—瞪羚—独角兽—百亿级高企”政策培育体系,建立了一条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目前,全区认定瞪羚企业413家、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22家。在本区孵化、成长、壮大的小鹏汽车、文远知行、亿航智能等已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头羊”。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牵头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是广州开发区推动培育更多能办大事的中小企业一大举措。如禾信仪器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共同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构建质谱行业生态。

截至目前,广州开发区已建设5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49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30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居广东省前列。

“十四五”期间,广州开发区将建设万亿级产业集群,并高质量打造新型显示、汽车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4大新兴优势产业链。通过鼓励龙头企业延伸放大核心优势,支持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成长型科技新贵,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同时,本区积极构建“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以广州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引领,以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一流高校等为支撑的科技战略创新集群。累计建成62家众创空间、10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科技企业加速器,打造一条“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完整孵化链条。

优质环境——

为创新保驾护航

为什么一个区培养了如此多“能办大事”的中小企业,原因在于一流的营商环境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全面激发了中小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广州开发区通过不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高效有序配置,支持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重要主体。

在土地管理方面勇于创新,率先试行“带规划方案”出让用地,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大大加快了优质企业的成长速度,降低了发展成本,让企业能轻装上阵。

在打造规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支持中小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广州开发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开发区率先将区块链、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政务服务,率先在全国推出100项智能秒批(核)事项,实现“人工秒批”到“智能秒批”。由广州开发区率先在全国推动成立的经济功能区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合作联盟,已实现与北京、天津经开区26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本区还推出“政务雷达”小程序,打造服务多元、全程可视、功能一体的指尖政务生态。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综改试验田”,本区在知识产权保护覆盖、监管方式创新方面的努力,也成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

(数据来源:广州开发区)

·广告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