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触海,抬眼望山,松涛海浪间,茶香氤氲中,游客坐在茶园里的船坞民宿里眺望大海……
国庆假期,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卧龙山街道吴家台村的云过山丘海洋渔业茶旅文创园内游人如织,50多艘报废的木壳老渔船改造成的船坞民宿,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渔民上岸后,我们也把船‘请’上来,改造成船坞民宿,让老船有了新生命,把每一条船的记忆与故事说给你听。”日照市云过山丘海洋渔业茶旅文创园负责人闫早宁说。老闫是“渔二代”,对渔家文化情有独钟,离开渔船上了岸,梦里却仍是海的声音。
老渔船落户的文创生态田园综合体,是海边的荒山丘陵用9年时间改造而成。文创园带动周边300多个村民就业,其中不少曾是建造木壳渔船的老船工。在这里,他们除了为老渔船提供维护保养,还制作船模销售,为游客科普海洋知识。
“从排船到下海,下海再到排船,我们这一代人之后,几乎没有接班的了。大船不做了,做做船模,叫后代看看,渔船什么样,还能传承传承。”吴家台村的老船工陈祥伟以前是造木壳渔船的,说起当时的航海故事眼里亮晶晶闪着光。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捕捞空间缩小,山东日照大批渔民陆续从捕捞作业中退出,上岸谋生。
山东临沂的林先生一家,近日驱车来到日照市东港区沿海古镇涛雒镇,只为品尝一碗久负盛名的海蜇脑。吃地道海鲜,涛雒镇绝对不可错过。镇上渔民开的大小海鲜餐馆近百家,家家都有拿手菜。上岸的渔民瞄着旅游产业,换了一种方式“吃海”。
涛雒镇的“日照农民画村”也打响了名气。“蓝的海、红的帆、海鸥翱翔、渔民奋力拉桅杆,色彩对比强烈的画面透露着渔民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涛雒镇渔民画家傅承峰现场向游客们讲解自己的作品。十几岁就下海打鱼的傅承峰,从小就痴迷画画,画起自己熟悉的生产生活场景活灵活现。
如今,上岸的傅承峰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农民画家。他在镇上开了一家画室,一边开门授课,一边专心搞自己的创作。不少他的学生从小镇考入艺术院校,他的作品也成了游客们争相购买的“抢手货”。
在日照市东港区卧龙山街道,渔民上岸后的生活还在继续。卧龙山街道李家台村以前是个小渔村,如今已变身当地民俗旅游的典范。干了25年渔船船长的安丰华,如今捕鱼已经成了副业,渔家乐成了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我主要是帮厨,家属是主厨。有时会出海打鱼,大部分时间在忙活民宿,这两块加起来每年大约有20多万元的收入吧。”安丰华笑意盈盈的脸上写满了满足。
依托渔村丰厚的生态、文化资源,日照为上岸的渔民探寻出了一条渔旅并举的乡村振兴之路,日照的渔家民俗旅游不断向精品化发展。
“让这个产业健康发展下去,让更多的渔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卧龙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柴仕晓说,他期待更多人来这里旅游,体会上岸渔民的幸福生活。
经山历海,这样的幸福不断延伸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