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世界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9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1可持续发展论坛嘉宾热议——
推动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孙昌岳
2021可持续发展论坛现场。 (资料图片)

9月26日至27日,以“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1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26个国际组织的近500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共商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计、共谋人类可持续发展未来。

与会嘉宾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发展鸿沟和不平等问题进一步加剧,国际社会只有通过团结、创新和变革才能应对挑战、克服危机。

共享减贫经验

向共同富裕迈进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消除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全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世界银行中国、韩国和蒙古局局长芮泽在视频中分享了对中国减贫的观察。他表示,中国减贫是一个增长故事,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绝对贫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克雷默在视频中表示,中国减贫的一个成功做法是对一些创新性的政策从试点开始起步,积累经验,不断地改善政策,总结复制推广,这实际上是具有各国普适性的,中国减贫经验完全能从国家层面推广到全球层面。

中国在推动自身减贫进程的同时,也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会上发布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21)》指出,中国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开展农业技术示范与合作,有力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2015年以来,中国共举办112期国际减贫培训班,为100多个国家(组织)的官员提供培训,有力推动了相关国家减贫和发展能力建设。

目前国际社会消除贫困仍面临不少困难。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洪博在视频中表示,世界上绝大部分最饥饿和最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这些地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严峻的挑战。疫情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不安全问题,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关注农村人口的发展,这对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至关重要。

《报告》指出,中国将全面凝聚国际共识,汇聚全球减贫合力,一方面,把减贫作为国际发展合作的优先领域和核心任务,增加发展领域投入;另一方面,倡导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中国还将全面深化发展合作,助力各国减贫事业,通过不断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2030议程对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经验交流合作,推动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正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表示,共同富裕应当是富裕基础上的共同,而非共同基础上的富裕,这要求我们同时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做大经济“蛋糕”,也要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体现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高培勇强调,考量共同富裕不能仅从分配维度出发,必须着眼全局,综合施策,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问题。

共谋疫情应对

向全球健康迈进

健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控制国内疫情,并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紧急人道行动,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作出贡献,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助力实现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剑桥大学耶稣学院中国中心主任彼得·诺兰在视频中表示,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中国能够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于通过发动对病毒的“人民之战”,实行严格的防控措施,彻底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条。同时也得益于其在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包括5G等技术使得中国政府能够追踪所有和新冠肺炎患者接触的人,并且帮助医疗工作者溯源。

“促进健康公平是建设健康发展社会的关键。”诺华集团董事会主席林浩德在视频中表示,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卫生健康水平。中国不仅有领先的疫情防控体系,并且将健康纳入所有政策路径,这种理念和机制可以为其他领域所借鉴,能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敬桢表示,国药集团努力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一是在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协调下,积极促进构建公平合理的新冠疫苗全球分配机制,国药新冠疫苗被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二是通过技术转让,增强有关国家本土生产能力。三是承担中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援助新冠疫苗任务,助力全球抗疫。

共商降碳良策

向绿色发展迈进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在视频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气候变化影响,进一步凸显出当今世界正面临越来越多非经济类型的挑战。为了更好应对未来的危机,各国应当加强地区供应链韧性,向疫后长期可持续发展进行投资,推进绿色公共投资,包括绿色基础设施项目等。“国际社会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合作,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包容、可持续增长。希望和各个成员以及利益相关方合作,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阿里沙赫巴纳说。

“气候变化没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事件都会影响到全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承担了与其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是国际社会信心的来源。

金立群强调,无论是应对疫情、气候变化,还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复苏,多边主义都是重要工具。他指出,多边开发银行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要起到重要作用,到2025年,亚投行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直接融资占比要达到50%。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破解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金钥匙”。展望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努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企业是绿色发展最重要的践行者,履行环保责任、规范环境行为、引导行业自律,这些都离不开企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说,我们将积极响应国际海事组织有关航运业的节能减排政策,加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打造绿色航运,同时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不断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构建智慧航运新生态。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