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9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当铺路石
本报记者 郭静原

“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到现在都是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也是典型的‘冷板凳’行业之一。之所以有一批甘于寂寞的科学家继续坚守,是因为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既然选择了,就义不容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科技委主任蒋海昆坚定地说。

蒋海昆已经在这个“冷板凳”行业坚守了36年,从地震的周、月、年度震情会商到地震预测方法研究,再到汶川、玉树等显著地震事件的现场应急工作,他始终坚持奋战在地震监测预报第一线,甘当地震监测预报事业的铺路石。

蒋海昆出生在云南思茅,属于地震高发地区。20世纪70年代,蒋海昆一家人住在土坯房里,“有一次发生地震时,房顶掉下来的土坯正好砸在我弟弟睡觉的位置,幸亏我们挂了蚊帐,掉下来的土坯缓冲了一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回忆起童年遭遇地震的经历,蒋海昆至今心有余悸。

从那以后,蒋海昆“钉”在了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一线。他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质构造图,他对地图上每条地震带都熟稔于心,能说出每条地震带上哪年发生过几级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蒋海昆把家搬进了办公室。作为震后趋势判定具体工作的负责人,他和同事们认真跟踪序列变化,及时获取现场一手资料,对震后趋势做出科学研判,为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后方的工作告一段落,他又奔赴前线。“在汶川地震灾区期间,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蒋海昆说,“看到地震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伤害,我更加坚定要做好地震监测预报研究。”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蒋海昆又是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我们开展地震研究只是手段,目的是减少灾害损失,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对广大地震工作者而言,我们的初心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蒋海昆说。

作为我国抗震救灾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蒋海昆见证了这几十年来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监测能力的提升。”蒋海昆说,随着我国地震监测台网布局越来越密,地震发生后,从震中定位到信息发布变得又快又准。科技进步对地震研究领域带来的革新也显而易见,比如GPS技术让我们不用再匍匐在地图上画坐标。

蒋海昆介绍,“地震应急一张图”“地震信息服务平台”的落地,为地震应急指挥提供高效的信息保障。地震信息已能在1分钟内覆盖上亿网民。

“任何一个冷门的科学都需要有人去探索,地震预报很难,但地震人从没有停下钻研的脚步。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蒋海昆说。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