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熊猫和藏羚羊这两大国宝动物接连“降级”的好消息,让人们对中国的生态保护成绩感到惊喜。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藏羚羊数量从上世纪末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大熊猫和藏羚羊受威胁程度“降级”,说明它们栖息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也体现了我国自然生态保护水平与管理水平的进步。
当然,“易危”和“近危”也还是“危”,国宝“降级”只说明它们在我们的努力下离灭绝危险稍远了,并不表示它们已经“脱险”,这些“宝宝”们还需要长期精心呵护。从本报记者对大熊猫、江豚、金丝猴这三大老牌国宝级动物保护现状的采访调研情况看,我国的珍稀动物保护工作有两大值得注意的新气象。
系统治理带来完整性保护的新气象。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我们对国宝动物的保护,早已不是单一物种保护的概念,而是在生态系统治理的大格局下,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的保护。在对国宝动物的保护中,国土空间管控、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不同的重点工程统筹协调,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果。在这样的系统治理中,各大生态板块共同构筑成生态屏障,维护起大范围、整体性的生态平衡,以国宝动物为旗舰标志的整个生物链体系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变得欣欣向荣。
科学救助带来精细化管控的新气象。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科技投入的增加,我国对国宝动物的保护越来越精细化,从难免出现疏忽的“一张大网”,变成“网格+信息化”的“精致小网”,出现了全天候、全覆盖、全流程的精准识别监管。在光电视频摄像头的监控网络下,对国宝动物的巡护追踪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盗猎盗捕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此外,科研人员数量的增加和长时间研究经验的积累,也让中国珍稀动物保护的科研水平越来越高。科研人员对野生国宝动物的生理、行为变化进行长期观测和记录,为它们的人工繁育、疾病防控、野化放归提供了科学依据。
老国宝展示新气象,见证了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向好,也见证了我国环保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宝动物保护进入良性循环的新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的战果,就将收获越来越多的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