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安时辰”潮味浓
本报记者 杨开新

一入夜,西安就变成了长安;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网络上的这类说法虽未必准确,却也折射出环境、氛围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之功。

虽拥有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明城墙等名胜古迹,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深居内陆的西安给外界的印象仍比较单一。如何“活化”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西安从“土土的”变得“潮潮的”,进而为城市发展带来综合效应,成为西安城市经营的一个实践难点。

近年来,随着算法机制定向投送“吸睛”内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持续火爆。网络带来的持续“声量”,帮助西安借势起跳、“刷新”形象,不倒翁、毛笔酥等声名远播。这既源于市场主体瞄准需求主动营销,也离不开西安市深度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积极作为。

尤其是西安市以“旅游+”和旅游全域化为发展战略,抓住夜间经济持续升温的良机,将其作为新一轮促进消费的突破口和发力点,着力打造夜间购物潮地,发展夜间特色餐饮,建设夜间特色街区。“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在声光电的共同作用下,“大唐”这一金字招牌正在被擦亮,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大唐西市等热门区域引得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城市旅游产业链明显拉长。

为在新媒体时代打造“夜西安”品牌,西安市从多角度满足市民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制定了《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促进夜间经济繁荣而有序。

不过,随着公共资源的大量投入,有研究者提醒,如果随波逐流为红而红,在某种程度上有损城市的人文形象和文化品格,“网红城市”当理性。西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网红经济多侧重于购物、餐饮、旅游等物质消费和体验消费,对城市文化的消费和对城市历史、人文的关注较少,城市内涵有待进一步深度挖掘。

“抖音使西安成为‘网红城市’,但一些流于表面的‘花样’对城市文化塑造并无多大益处。”西北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韩隽表示,既要继承历史底蕴,又要兼顾现代生活,才能实现形象和美誉度的全方位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