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地方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21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抱团攻关夯实产业链
本报记者 梁 睿

近年来,安徽省陆续启动开展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培育评定及其保险补偿工作,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研制新产品的积极性,缓解了新产品推广应用的难题,促进了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受到企业好评。

2011年,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就印发了《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是全国较早实施首台(套)政策的省份之一。2017年,安徽省政府出台《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初步形成了安徽省支持首台(套)研制、示范应用以及保险补偿的政策体系。2020年,安徽省政府又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整合并升级“三首”政策和保险政策,统筹支持自主创新发展。

“近几年,安徽省逐年加大首台(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对首台(套)研制和省内示范应用单位分别给予单台价格15%的奖补,单个项目最大奖补资金可达500万元,财政预算资金从每年400万元增加到1.5亿元以上。”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副处长王国成表示。

王国成告诉记者,首台(套)综合支持政策取得了3个方面的效果:一是直接支持推动了重大装备研发企业发展。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连续4次获得首台(套)政策资金支持,相继研制了激光直接成像光刻设备、双台面激光直写曝光设备和曝光机等,推动安徽新型显示及半导体制造装备再上新台阶。过去两年,获得首台(套)资助超过200万元的企业近30户,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压力,保障了企业相关研发活动稳步推进。

二是企业创新信心强,敢于投入重金研发。“从首台(套)政策执行情况看,财政每投入1元,将撬动28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和50元的市场销售。”王国成告诉记者,合肥知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有4款设备连续获得省首台(套)政策支持,目前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光学检测仪器设备,在微弱吸收检测、大口径元件表面缺陷及疵病检测等方面形成了设备工程化、产业化,研发投入年均增速高达70%以上。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把首台(套)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产品研发创新,持续对整车电液控制、核心零部件性能、农机具精准作业管理系统、智能化故障诊断等进行创新升级,高端大马力拖拉机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三是激励企业抱团搞攻关,夯实产业链条。首台(套)政策既补贴研制方,也补贴应用方,带动了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抱团发展。“在补贴应用方政策的吸引下,很多产业链企业纷纷来到安徽投资设厂,做强配套环节。”王国成表示,例如,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DA42型飞机的投产,带动了芜湖通航产业园配套企业的入驻,先后有芜湖钻石航空发动机、安徽卓尔航空等配套企业入驻,使芜湖通用航空产业链呈现集群发展态势,实现了整机、发动机、螺旋桨、航空电子、模拟机、航空零部件等自主化生产。

记者还了解到,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的实施,以市场化方式分担了用户使用自主创新产品的风险,让用户真实感受到了首购首用的安全保障。企业用保单代替10%的质量保证金,加快了资金回笼速度,减少了资金占用。目前,安徽企业保险意识也稳步提高,保险补偿项目申报数呈现增长态势。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