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21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观半年报 走好下半程
金观平

“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期中卷”成绩已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

季度增速放缓,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动力在减弱?答案是否定的。

需要明确的是,低基数效应递减是重要影响因素。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去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由降转升至3.2%,三、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9%和6.5%。基于去年基数“前低后高”的事实,今年季度同比增速大概率是“前高后低”。

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需要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当前全球疫情和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形势和基本走向,既要观其形更要察其势,既要纵向比也要横向比,既要看同比增速,也要结合两年平均增速、环比增速、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等指标综合研判。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机构上调了中国经济全年增长预期。

从两年平均增速和环比增速来看,上半年GDP两年平均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二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速正持续恢复,逐季加快。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不仅保持了生产供给率先增长的基本格局,而且呈现出市场需求跟进恢复的良好态势,经济循环逐步畅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9%,比一季度上升4.9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2.5个百分点。在投资方面,强动能的高技术投资、补短板的社会领域投资和反映市场活力的民间投资增长都比较快。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自去年6月起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看经济不能只看增长率,而是要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结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指标来观察,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态势明显。比如,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05.0%、69.8%、48.1%,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30%,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随着一系列助企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上亿市场主体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企业预期和效益不断改善。

更要看到,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

今年,我国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不仅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长是恢复性的,要进一步巩固发展基础,还考虑到同明年、后年的目标平稳衔接。上半年经济的持续稳定恢复为下半年经济运行打下了较好基础,但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困难。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主要经济体宽松政策外溢影响加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国内需求稳步回升受到制约,部分服务业和小微企业恢复偏慢,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抬升企业成本,就业结构性矛盾继续显现,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2021年经济工作已进入下半程,面对经济恢复过程中的现实情况、新老问题,要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兼顾当前和长远,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凝神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时增强前瞻性精准性,加强区间调控,坚持就业优先。大力助企纾困发展,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固本培元,稳定预期,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