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祖昌、龚全珍夫妇:并蒂莲花初心红
甘祖昌(右)、龚全珍夫妇像。(新华社发)

并蒂莲花映日开,本色不改初心红。

他,一位开国少将,1957年带领全家从新疆回到江西省莲花县老家重新当农民,“将军农民”甘祖昌的事迹由此传遍大江南北。

她,一位知识女性,跟随丈夫返乡扎根贫苦山区,投身教育事业,九旬高龄时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称为“老阿姨”。

甘祖昌、龚全珍夫妇以革命为媒,成为相守一生的同志伴侣,共同谱写了“万里征程为初心,夫妻接力践使命”的动人篇章。

“如今,父亲离开我们已经35年了,每到他的祭日,母亲都会把儿女子孙聚在一起缅怀父亲。而这时候,我们议论最多的就是,父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4岁的甘仁荣是甘祖昌、龚全珍夫妇的二女儿,她在2012年退休后,致力于甘祖昌事迹的收集整理工作。

甘祖昌,1905年出生在萍乡市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的一户贫苦家庭。1927年8月,甘祖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曾多次负伤,革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龚全珍,1923年出生在山东烟台的一户工人家庭。1945年,她被西北大学教育系录取。新中国成立后,大学毕业的她响应号召来到边疆,在新疆军区八一子弟学校当了一名老师,1953年与甘祖昌结为夫妻。

在新疆工作时期,甘祖昌因工受伤落下了脑震荡后遗症,为不影响部队工作,他多次向组织递交辞职回乡务农的报告。1957年,组织终于同意了他的申请,他带着全家老少回到家乡沿背村当农民。

回家才两天,甘祖昌就领着子女下地干活。他一生艰苦朴素,但对人民群众却非常慷慨,国家发给他的工资,也被他当作“集体财产”,几乎全部用于为家乡修水利、买化肥、办工厂、慰问军烈属和扶贫济困上。

龚全珍则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和丈夫一样实现了为乡亲服务的愿望。她曾任莲花县南陂小学校长,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奉献数十载。

“领了工资,买了化肥农药,送给贫困户。”1986年将军辞世,一句嘱咐,龚全珍默默铭记,并延续着将军的高尚品德。

“我不能庸庸碌碌过日子,应以战斗的姿态向死神挑战;我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沉沦,要抽出主要时间来工作。”这是龚全珍老人1997年4月10日在日记中的一句话。

多年来,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龚全珍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甘祖昌、龚全珍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甘祖昌、龚全珍夫妇就像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位于莲花县的甘祖昌干部学院内,甘祖昌家乡村民自排自演的红色教育题材采茶剧《并蒂莲花》广受学员好评,他们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讲述甘祖昌夫妇工作、生活的真实点滴。

“村民们的演出把甘祖昌、龚全珍夫妇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大公无私、助人济困的高贵品德诠释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深受感动,触及灵魂。”观看完《并蒂莲花》的演出后,江西省信访局二级调研员陈华在学习心得上这样写道。

残荷,虽失去春夏时的风采,却坚持挺住,不怕秋风的袭击,它要把最美好的东西留给人们,在挖出一担担洁白的莲藕时才倒下,它奉献了一生,人也该有这种精神。这是龚全珍老人在日记里写的,也是她最喜欢的话。

文/新华社记者 赖 星

(新华社南昌5月28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