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海燕 通讯员 刘良鸣
扬子江畔,生机盎然。在扬子江药业集团旗下的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高大宽敞的提取车间里,自动投料机器人根据生产指令,准确无误地将中药材进行自动投料……将智能化和信息化运用于中药制造,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中药生产靠人工搬运、投料的印象。
这是扬子江药业以“三个转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体现。在生产现场记者看到,通过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高度集成,实现了中药生产信息化管控、自动化联动线、投料机器人、码垛机器人运转,部分车间实现了无人化操作。
谁能想到,创建于1971年的扬子江药业,当初只是一家仅有几间平房、名不见经传的镇办小厂。50年来,扬子江人坚守初心,艰苦创业,逐渐蜕变成为行业头部企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深有感触地说,“扬子江药业的发展,得益于党建引领,扬子江人一直听党的话、跟党走,扬正气、走正道,将自身的发展融入时代大潮,始终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
“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为扬子江药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在创新创造、品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实现新飞跃。
实现中药现代化,一直是扬子江人的梦想。从上世纪80年代起,企业挖掘传统医药宝库,根据名老中医验方和经典名方,陆续研发上市20多个独家中药,广受好评。龙凤堂传承与创新并举,以科技创新为中药高质量发展赋能,广泛引进先进信息化设备系统,建立中药全流程质量溯源体系,推进节点创新、集成创新和体系创新,开启了中药智能制造的先河。“真是不看不知道,中药生产科技如此先进,我们用龙凤堂的药更放心了!”一位客户现场参观后有感而发。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扬子江药业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加快由仿制向创新转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企业依靠产学研联合,不断完善创新研发体系,利用各级研发平台,针对重大疾病和常见病用药进行创新研发布局,目前在研各类创新药项目30多个。“十三五”期间,扬子江药业积极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及50余项重大科技专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起草的5个中药材标准录入《欧洲药典》。企业自主创新策源能力空前提升,行业贡献度不断加大。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扬子江药业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苦练内功,向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药品。在企业生产、科研、质量第一线,常年活跃着120多个质量控制(QC)小组,他们围绕提质增效、工艺革新、管理创新、节能减排等课题,至今已累计开展1000多个课题攻关活动,有10多项QC成果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自2005年以来,扬子江药业蝉联全国医药行业QC成果评比“十六连冠”。最近6年,扬子江药业代表中国医药企业斩获24项国际QC金奖,在国际质量舞台上为“中国制造”赢得荣誉。
在扬子江药业,质量信念坚如磐石,用心做药止于至善。企业每年3月和9月都要开展两次“质量品牌·安全环保月”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45次,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坚持学习国际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应用卓越绩效管理、EFQM模型等管理工具和方法,率先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月月都是质量月”,“人人都是首席质量官”氛围浓厚,员工自动自发当好高质量发展的“守门员”。2020年,扬子江药业质量风险管控模式获批成为江苏省地方标准,向全省医药行业进行推广。
近年来,在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异军突起。扬子江药业认为,“质量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是企业的灵魂”,在实施品牌战略中,通过修炼质量内功,坚持创新驱动,用高质量、高疗效的产品为品牌赋能。企业先后3次夺得中国品牌价值榜医药健康板块品牌强度、品牌价值“双第一”。胃苏颗粒被10多家权威网站、80多万网民评选为“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扬子江药业现有部分药品已销往全球30个国家或地区。前不久,向巴西紧急输送首批5万支药品,支持巴西人民抗疫,扬子江药业品牌形象远播海外。
今年3月,扬子江药业荣膺EFQM全球奖(原欧洲质量奖),开创了中国药企获得该项世界级质量大奖的先河,这标志着扬子江药业的质量品牌得到了国际质量认证机构的高度认可。对标国际一流,不断追求卓越,扬子江药业正在加快培育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品牌,向品牌强企迈出坚实步伐。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扬子江药业全面推行党小组进车间、进班组,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力”。各级党组织切实把“三个转变”真正落实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牢记立企初心、入党初心和为民初心。
党建强,发展强。高水平党建凝聚起扬子江药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徐镜人表示,“十四五”期间,企业要把党建工作融入发展“血脉”,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为推动“三个转变”争当标杆,向成为世界级企业目标不懈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