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证从无到有的跨越
本报记者 武自然 商 瑞

从一张图纸到年产30万辆整车,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回顾这一切,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国富最大的体会是,事业是奋斗出来的。

2018年7月,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国一汽与大众(中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一汽—大众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路线图。而华北基地作为一汽—大众年内启动的第四座新工厂,也开启了一汽—大众全国五大基地的战略布局。

天津的优势何在?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天津布局壮大汽车产业。天津不仅是北方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天津港还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港口,可以成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主要进出口通道。而且,天津还能对东北、中原市场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符合国际汽车产业区域发展的特点。

天津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使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兴建之初,就设计了完善的工厂建设标准和合理的工厂建设原则,配置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及配套设施,年产能30万台。同时,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建成投产后,带动落户的零部件供应商总产值预计可达300亿元至400亿元,整体新增就业岗位预计超过2万个。

“2020年,尽管面对疫情的复杂形势,我们还是实现了三款新产品投产,产能也在复工复产后迅速提升,并在同年11月迎来了基地投产后第50万辆整车下线。”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公关总监刘国涛说。

一辆汽车,拥有上万个零部件,整条产业链涉及不同领域数百家上下游企业。对此,天津经开区开展了线上线下招商对接活动,不遗余力协调帮扶。他们还实施了串链补链强链工程,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一系列组合拳打出,汽车产业在津城稳步发展,并在整车企业“龙头”带动下逐渐壮大,迈向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成为推动天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强大动力。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