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讯(记者冉瑞成、吴陆牧)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区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产业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目前,璧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0多家,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过85%。璧山正朝着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
如何让电动汽车充电桩体积更小、充电速度更快、使用寿命更长?重庆大学教授陈显平经过多年攻关,研发出一种新型半导体芯片,可让充电桩体积减小30%,寿命延长2年以上。技术虽然突破了,但陈显平却犯了难——缺乏中试环节和开发资金,成果转化一筹莫展。
2019年,陈显平找到璧山区专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国有独资企业——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详谈后,双方达成一致:陈显平团队以科研成果评估值入股,研究院参股,共同成立重庆平创半导体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平创半导体公司成立1年,就实现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充电桩在10多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推广应用。”陈显平说。
近几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筛选成熟科技成果,并进行“孵化+推广+迭代”全生命周期培育,孵化11家高科技企业,100多项科研成果加快落地。
用市场化手段唤醒“沉睡”的科研成果,仅是璧山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坚持以系统思维抓创新。”璧山区委书记蓝庆华表示,璧山从人才、研发、产业、资本等多方面打造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初步构建起了包括1个创新生态社区、3个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以及若干企业自主创新的“1+3+N”科技创新体系。
围绕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璧山实施“企业成长计划”,鼓励民营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专业技术研究院,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链条。目前,璧山全区企业建立研发机构200多家,研发投入强度达2.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占比47.1%。
为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和人才难题,璧山组建了创业种子投资基金、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高新技术股权投资基金,构建涵盖种子、天使、创业、产业引导、产业投资的基金集群。政府对企业招纳的高新技术人才进行资助,并提供住房保障、入学就医就业等服务。
去年,璧山区出台了鼓励科技创新25条政策,着力破解科技创新的瓶颈制约。比亚迪在璧山建设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产业全球研究中心,研发推出了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刀片电池;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成立不到两年,完成600余项专利申请,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玻璃基板上最小间距的新一代光电显示屏;川铁电气(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法国一家公司超级电容技术,在璧山建设超级电容项目全球研发生产基地,实现国外全套先进技术及产品国产化……跨区域、跨国界配置创新资源,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在璧山落地转化,创新之花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