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3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为先谋振兴
乔金亮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但产业发展不能收官。应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把产业扶贫转变为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有自身发展规律,要注重长期培育和稳定支持。在此基础上,拓展产业联农增收空间,把就业机会更多留给农民,把产业增值更多留在农村。

日前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笔者认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但产业发展不能收官。应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把产业扶贫转变为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有自身发展规律,要注重长期培育和稳定支持。在此基础上,拓展产业联农增收空间,把就业机会更多留给农民,把产业增值更多留在农村。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产业既是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基础、增强造血功能的主要依托,也是提高脱贫群众收入和发展信心的重要途径。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是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是产业振兴。没有产业的发展,农业农村更好发展就是空中楼阁。因此,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先就是要巩固好产业扶贫的成果,发挥好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

虽然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但产业总体还处在成长期,整体水平还不高,产业链条不够长,一些地方产销衔接还不够顺畅。有基层干部反映,前几年大部分扶贫政策集中在贫困户,对边缘户、一般户支持不足。此前,产业扶贫多是支持发展种养项目,对基地建设、科技服务等产前环节和产品加工、品牌打造等产后环节的支持不够,导致一些产业效益还不够高。比如,由于仓储冷链设施普遍缺乏,产品上市期集中,往往会出现“人参卖出萝卜价”的现象。

脱贫攻坚过程中,各地发展了大批产业扶贫项目,很短时期内实现了对贫困户的覆盖,有力地促进了脱贫增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这些产业依然要培育壮大,也需要提前谋划应对难题。比如,有些产业扶贫项目是“短平快”项目,要增强其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又如,前两年集中发展的水果、茶叶等产品,今明两年将进入丰产期、集中上市,要避免出现销售困难。今年起,乡村产业发展要从注重短期脱贫目标转向产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目标,在保持产业覆盖面的同时,更注重产业带动的质量。

产业发展要坚持规划引领。摘帽前,贫困县都制定了产业扶贫规划,距今已有时日,随着市场变化和产业升级,很多规划已不能适应发展要求,急切需要调整完善。要推动脱贫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立足现有形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完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持续用力推进规划实施,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绝不能半途而废。要通过品牌打造带动产业升级,依托脱贫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和独特资源优势,发展“独一份”“特中特”的优质产品。

产业振兴要注重带动农民。近年来,脱贫县已引进和培育众多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有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村民致富。但毋庸讳言,龙头企业规模还是偏小,合作社带动能力还较弱,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对此,要在“育主体、带农户”方面下更大功夫。引导各类主体通过订单生产、就业务工、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多种方式,实现稳定利益联结,让农户持续受益。

按照产业发展规律,集中连片区域化布局是实现产业规模效应的关键。今后,推进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应在工作布局上打破简单的贫困、非贫困“两分法”,将规划范围和支持对象扩展到边缘户、一般户,统筹县域内所有脱贫村和非贫困村,引导财政投入、金融保险、科技人才服务等资源要素统筹投入、全域覆盖、全体受益,实现从特惠向普惠的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