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区域协调发展又有新消息。2月8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江苏、安徽两省将共同推进规划实施,“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群已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而都市圈则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近年来,我国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份额占全国的比例超过了40%。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过程中,长三角等城市群的一体化机制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支撑了全国经济稳定转好。
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潜力巨大,纵深的区域发展格局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未来10年至15年有望提升到70%,在城市旧城和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停车场建设,托幼、养老、家政、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都有巨大需求和发展空间。有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就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区域协调不是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一方面,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加快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地区城市群更要发挥优势,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我们正在推进的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创新体制机制,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促进各类要素在城市群、都市圈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使各类城市共同奏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