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果静
金融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贫困人口及产业精准扶贫贷款累计发放超过6.5万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超过9000万人次。
在金融扶贫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突破,激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的茶产业这两年发展有声有色。但在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当地茶产业一度面临危机。
“去年茶叶长势特别好,但疫情来了,收茶就成了问题。”当地茶农陆义全告诉记者,早春是春茶采收的黄金时间,“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收茶的主力是当地茶叶企业,但他们同样受到了疫情影响,资金十分紧张。
中国人民银行三江县支行行长罗凡介绍,当地很快出台了奖励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茶企支持力度,鼓励本地茶企收购春茶。同时,为提升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资金进行引导,当地还对贷款全额贴息。2020年春茶收购期间,三江县金融机构向获得认证的25家茶叶企业授信8310万元,实际投放8110万元,有效解决了茶企收购资金不足的问题,保障了茶农收入。
这是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完善金融扶贫政策体系,加强宏观信贷政策引导,激励金融机构把更多资源投向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
这样一组数据更能直观展现金融扶贫力度:2015年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仅为1962亿元;2020年末,这一余额达到4572亿元。2015年末,全国支小再贷款余额仅为752亿元,再贴现余额1305亿元;2020年末,这两项余额分别达到9756亿元和5784亿元。
此外,自2016年人民银行创设扶贫再贷款以来,全国扶贫再贷款余额由2016年末的1127亿元上升至2020年末的2153亿元。在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明显增强。
信贷激活产业助脱贫
脱贫靠产业,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
“威宁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管绍刚是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雪山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他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过去,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制约,威宁县物产大多自给自足,产出单一加上资金短缺,无力形成产业,也使这里成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但现在,威宁不一样了,马铃薯也成了致富之宝。
近年来,金融资源持续向威宁倾斜,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管绍刚说,2020年,他所在的合作社分别获得威宁农信联社和威宁富民村镇银行共230万元贷款。在信贷资金撬动下,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养殖了100多头牛和1400多只羊,种植马铃薯1500余亩,带动51户贫困户共167人脱贫。
2016年以来,威宁县内金融机构累计投放各类产业贷款35.49亿元,支持马铃薯、精品苹果、畜牧养殖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其中,扶贫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2016年至2020年10月末,人民银行威宁县支行累计向当地金融扶贫的主力军——威宁农信联社和威宁富民村镇银行两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放扶贫再贷款51.27亿元,累计带动13.42万户贫困户增收,撬动40.42亿元信贷资金匹配投入扶贫、涉农领域。
在金融资源的激发下,全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全国832个贫困县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产业扶贫政策已覆盖98%的贫困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长30.2%。
更重要的是,产业扶贫“志智双扶”成效明显。全国72%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紧密型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产业赋能,70%以上的贫困户接受了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累计培养各类产业致富带头人90多万人。
金融支持政策长效化
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要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留足政策过渡期。金融扶贫将如何继续发力?
“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深入研究针对性措施,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下一步将保持金融扶贫主要政策措施总体稳定,推动银行、保险、信托等各类机构优势资源有机结合,既支持发展又提高抗风险能力,着力做好对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农村基础设施的金融服务,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期强调,要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以金融源头活水带动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脱贫不脱帮扶。”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侯加林表示,对于弱势及不能够自立的农户,有托底政策;对于已经发展起来的农业主体、贫困户,银行将持续跟进扶持,实现互利共赢。同时,脱贫不脱监管,将对商业银行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方面加强督促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