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可为生态保护贡献更多
彭 江 武亚东

望着长江中可爱的江豚上下跳跃,浪花翻涌,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欢呼,这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感知——保护好母亲河,我们义不容辞。因而,运用金融工具将更多资源配置到保护长江、绿色发展中去,也是金融工作的应有之义。

长江大保护资金需求多,投入期限较长,且项目大多具有公益性、准公益性、社会性,难以产生直接的商业利润。因此,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项目持续加大投入。欲揽瓷器活,先有金刚钻。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支持长江大保护项目时,不能简单地一放了之,应积极创新融资模式,确保资金贷得出、收得回。

在具体工作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应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新路径,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不断优化完善PPP模式,探索支持工程总承包模式;还应围绕借款人综合现金流定项目,帮助企业“发现现金流、创造现金流、设计现金流”,形成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信贷模式。此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还需要积极了解国家有关长江大保护项目规划和实施情况,主动参与相关配套制度设计与重大问题研究工作,做好全方位金融服务;并应积极争取有关支持,综合运用中长期贷款、基金、债券承销等多元化金融工具,多渠道为长江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当然,金融支持长江大保护还需“大家抬”。商业性金融要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在商业可持续基础上,以市场化方式加强对长江大保护项目的支持服务。其实,商业银行可以在多个方面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比如,提供专项贷款额度保障长江大保护信贷资金投放,适当降低长江大保护贷款利率水平,延长贷款期限,在贷款审批上简化长江大保护相关贷款的审批流程等。此外,还可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作用,为相关项目提供担保。

金融支持长江大保护的关键,是要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和引导,鼓励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和项目正确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纳入核心价值观,以此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绿色生态,在长江经济带推动构建由绿色产品、绿色项目、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企业等要素组成的绿色发展体系。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金融业可为长江大保护贡献更多智慧,助力江更清、水更甜。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