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闻发布厅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科学家代表倡议——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竞争力
本报记者 佘惠敏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肩负新时代科技使命的科学家们如何理解科学家精神,如何弘扬科学家精神?

1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4位科学家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畅谈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姚檀栋认为,科学家精神应该包含几个层面:一是好奇心和理性质疑;二是科学证据、科学方法;三是坚持和忍耐;四是团队与合作。此外,在科学道德层面,科学诚信是科学道德的底线,必须坚持诚实、公正、严谨。

“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国家创新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地位,这种情况下,科学诚信就要在科学本质和科学道德的层面再提升,那就是家国情怀。”姚檀栋说。

“从国际层面看,现在不管是信息科学、物质科学、生物科学,还是资环领域的环境科学,都已经到了技术突破的紧迫阶段。”姚檀栋建议,在科技创新中重视多学科交叉,通过不同领域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推进社会重大科技创新问题的深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表示,科学家精神能够鼓舞年轻一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在数学领域,华罗庚、陈景润就是老一辈科学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事迹、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学家。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一个核心推动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科技竞争力的真正源头是基础研究。”袁亚湘认为,基础研究不是由功利心推动,一定要由好奇心驱动。希望做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好奇心,要培养兴趣,真正去做原创性的东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霍守亮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环保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第一要有家国情怀、心系人民,第二要有勇于创新、刻苦攻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三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霍守亮表示,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攻克污染治理的关键核心技术,才能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道路。

北京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郭少军表示,科学家精神非常重要,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他介绍说,自己读博士时的导师,现在已经快90岁了,依然坚守在实验室,“这样一位导师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努力”。

“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年轻人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我们要有为祖国的昌盛、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甘于奉献的精神,要有教书育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面对现在这么多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我们要大力创新,勇敢攻关,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郭少军表示,希望科学家精神能够植入到每个人心中,让每个人都热爱科研、热衷创新,让科学家精神成为社会风尚。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