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青岛胶州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装备制造分公司内,有一排大大的灯箱,上面挂着在全国技能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职工照片。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胸前挂着金牌的帅哥,名叫任海涛。
入职17年,任海涛完成了从一名技校生到首席技师的蜕变,逐步成长为拥有国内领先焊接技能的“全国技术能手”,用坚韧和奋斗书写了一段“传奇”。
最年轻的首席技师
记者见到任海涛的时候,他正在车间内工作。只见他穿着劳保鞋、戴着橡胶手套、手拿焊接把钳,随着把钳一次次落下,刺眼的火花瞬间射出又四散落下。此时,任海涛正在焊接的钢板温度高达150摄氏度,他的工作环境也有50摄氏度左右。
2003年,任海涛从技校毕业后,来到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装备制造分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工。电焊工的“江湖”一直不乏“传奇”,谁在眼睛看不见的情况下完成了一道障碍焊,谁的手把焊稳得连焊缝表面的波纹都是一样的……这些“牛人”就是年轻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了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传奇”,任海涛每天上班时间都“不动声色”地与其他同事一起工作,下班后就一个人留在车间“特训”,每天两个小时,一坚持就是3年,雷打不动。
2005年,入职才两年的任海涛参加了厂里组织的焊工比武,一举夺得第一名。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斩获“三连冠”,“垄断”了这个奖项。2009年,任海涛“转移战场”,参加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九届焊工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个人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2012年,他参加“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从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名。他的焊件得到总裁判长的青睐,成为比赛样板试件;2018年,任海涛被破格授予首席技师荣誉,成为了公司里最年轻的首席技师。
“学技术、练手艺很重要,可千万别像我这么愣。”任海涛说,刚跟着师傅学艺时,他还不习惯戴防护罩,总觉得隔着罩子看不清楚。每次看到师傅专心致志地焊接,他就偷偷把防护罩抬起来,用裸眼直接观察。结果晚上回家,眼睛像被针刺了一样疼。后来,他知道厉害了,开始认真防护,可眼睛还是疼了很久,以至于在最初那几年里,止疼片成了他的“好伙伴”。
攻克加氢反应器难关
2010年,公司决定立项研发加氢反应器制造技术,并抽调98人成立攻关小组,任海涛第一个被点名进组,承担弯管内壁堆焊、接管焊接等重要工作。
任海涛告诉记者,加氢反应器是石油石化行业用于油品加氢精制、重油深加工、油品升级等装置的重要装备,此前国内只有6家企业有能力制造。在所有环节中,焊接又是难度最大的部分,不仅生产技术要求苛刻,而且工作环境异常艰苦。
“焊接过程中,筒身加热温度要一直保持在150摄氏度。为维持筒身温度,要用火不停地烘烤钢板。下面烤着火,人在上面焊钢板,这是我们工作中最常见的场景。为了这,我们还得穿专业防烫鞋,就是脚下垫石棉的那种,普通鞋子可不行,鞋底一会儿就烤化了。”任海涛说。
“焊接过程中不能有风,如果有凉风吹过高温金属表面,金属就很容易产生裂纹。所以,别说空调,在工作环境中,吹风扇也是不可能的。”任海涛说,他们唯一的散热方式就是出汗,所以大伙儿每天都一大罐一大罐地喝水。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任海涛先后攻克了支撑圈连续堆焊、接管基层焊后消氢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历经8个月奋斗,加氢反应器模拟环通过了集团公司专家组的审查,中油七建公司也由此成为集团内第一家掌握加氢反应器制造技术的企业。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2009年获得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九届焊工职业技能大赛金奖后,任海涛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次年顺利入党。
成为党员后,任海涛更拼命了。
在焊接过程中,经常有比较小的钢管,需要钻到管内作业。每一次,体形瘦小的任海涛都会主动请缨,然后在脚上绑好绳子,从钢管一端爬进去,在狭窄的空间内一点点完成焊接,再由同事用绳子将其从管内拖出。
2012年,任海涛带领班组承担了山东天弘加氢精制反应器焊接任务。2013年春节,加氢反应器制造正处于最关键时期,焊接工作必须保证24小时不间断,任海涛与同事们毅然放弃了春节假期。除夕夜,这群年轻人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设备,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充耳不闻。最终,测试结果出来了,加氢反应器接管焊接实现了一次探伤合格率100%。
“焊接工就像裁缝一样,要将两块钢板‘缝’到一起。我们承接的项目一般是大型项目,对焊接技术要求极高,尤其不能有焊缝,否则有可能导致泄漏甚至爆炸,所以我们的工作非常关键。”任海涛说,作为一名焊接工,他要对他焊接的每一条焊缝负责;作为一名党员,他要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