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梦路上“她”故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赵 梅
马艾西(右)在雨具车间工作。
祁小红在喂牛。
天刚亮,赵金芳又像往常一样忙碌起来。

“一个人可以清贫,但不能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有改变处境的希望。”行走在甘肃临夏州贫困地区的土地上,面对着在困境中依旧为了梦想拼搏的人们,这句话显得格外厚重有力。

马艾西:多认一个字,就离幸福生活近一步

如今的生活,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东乡族妇女马艾西来说,更像一个梦。

记者走进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美佳雨具扶贫车间时,马艾西正在忙碌着。28岁的她是车间组长,每天的工作除了指导新员工外,还有捆线、修整返修的雨具。

马艾西没有上过一天学。

“那时候家里穷,学校也离得远。而且,大家都觉得女孩迟早是要出嫁的,读书也没有用。”马艾西说,因为不识字,自己没少吃苦。“早知道这样,当初应该和父母抗争一下,也许还能上几天学。”

后来,马艾西出嫁了,嫁到了同样贫困、位于沿岭乡和平村的婆家。她的丈夫因家庭贫困,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公婆已经年近六旬,一家人仅靠两亩旱田艰难度日。

“2013年,大儿子出生了。刚刚坐完月子,我就和老公一起到几公里外打工摘枸杞。每天天刚亮就上工,天擦黑才休息,腰酸背痛、风吹日晒也赚不了几个钱。为了多摘两斤枸杞,我俩每天都带着馍馍出门,中午就在地里啃上几口。可能是营养跟不上吧,我奶水很少,又买不起牛奶,孩子经常饿得直哭。”马艾西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下定决心,不能再这样过日子了”。

2018年10月份,马艾西听说东乡县城一家雨具厂招工,立刻赶去应聘。从踏进扶贫车间的那天起,她就开始疯狂学习。上班时间学技术、下班时间学汉字成了她生活的全部。跟着手机学、看着电视学,看见不认识的字就描下来找人问……回忆起那些学习的夜晚,马艾西说:“孩子哭了就放下手机抱孩子,孩子睡了又放下孩子‘抱’手机。”

当时,工厂里的工人岁数普遍偏大。183名工人中,只有5人有小学文化。而且,大部分人都没出过东乡县城,大家只会讲东乡本地的土话,普通话根本听不懂。

作为厂里少有的“文化人”,马艾西成了厂里的“翻译”。她把从厦门来的技术员教授的内容翻译成“东乡语”,一边自己学一边教工友们。

后来,雨具厂对面开始建楼房了。

“那时候,工友们都在传,这是扶贫房,就是要给大山里的村民住的。”马艾西坦言,当时自己并不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怎么可能轮到她头上?后来,村上的干部告诉大伙,这是真的,只要有搬迁意愿就可以报名。那一刻,她激动极了。

可当她回家把搬迁的想法告诉家人,立刻就遭到了公婆与丈夫的激烈反对。

“在这里还能种两亩地,搬走了吃什么?”

“住到楼上,什么都要花钱买,咱哪有钱?”

家人提出的问题都很现实,可马艾西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搬迁好。“别人搬到城里能养家糊口,我们也一定能!”马艾西苦口婆心地劝说公婆:“最主要的是娃娃们能上好学校。我们都吃了没上过学的亏,不能让孩子和我们一样!”

在她的坚持下,一家人终于搬到了县城里,住上了三室两厅的楼房,儿子也在小区附近的学校上了学。她仍然在雨具厂上班,唯一的变化是,因为工作出色,她升职了,担任了小组长,每月收入差不多有3000元。

“这在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突然成了“城里人”的马艾西感叹道。

“最近,我买了学习拼音的书,大儿子今年上一年级,我和他一起学!”马艾西说:“我和儿子说了,妈妈和你比着学,看看谁学得更好。孩子可有干劲了,说一定会胜过我!”

马艾西说,她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多认一个字,就离幸福生活更近一步。”

祁小红:扶贫贷款不能存起来,这是脱贫的希望

前往漫路乡小沟门村的村道弯弯绕绕,很是难走。好不容易到了村里,已经是午后了。可此时,小沟门村村民祁小红还在忙活。别说午饭,连早饭她也没顾上吃。

清晨5点起床,打扫卫生、收拾庭院;7点半,骑着电动车送小儿子上学;返回后,开始拌饲料,喂牛、羊、猪、鸡,再将圈里的粪拉到地里;11点左右,开始做午饭;之后再去接孩子放学;下午还得重复饲喂流程;家里还有8亩地,农忙的时候也有不少活要干;每个月还要开三轮车到3公里外的乡上拉一次饲料……

自从2015年村里搞起养殖业,祁小红的日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天穿梭于家、孩子学校与乡镇村社,她的电动三轮车已经吃不消了,仅电瓶就换了5个。可祁小红觉得一切都值得。“虽然很累,但看到这个家一点点好起来了,就觉得吃多少苦都无所谓!”祁小红说。

祁小红告诉记者,小沟门村基本以山地为主,种啥啥不长,收成少得可怜。她家一共有5口人,公公身体一直不好,没办法干重活;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来;两个儿子还小,都需要人照顾。日子本来就够苦了,没想到2012年底又发生了一连串悲剧。先是她得了胆结石,去医院做了手术;术后不到一周,刚满6个月的小儿子摔到了后脑,“骨头都摔裂了,吓死人了”;紧接着,公公也生病住院了。为了治病,家里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那会儿每天都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好多村里人看见我都叹气,说我可怜。还有些爱嚼舌根的,说我没尽到母亲的责任,把儿子摔成这样。”祁小红回忆说,因为这些事,自己没少偷偷哭鼻子。一方面是心疼儿子,总想着自己要是没生病兴许就不会出这样的事;另一方面又觉得丢脸,要强的她不想被别人可怜,更不想被人嘲笑。

为争一口气,大病初愈的祁小红开始起早贪黑地忙活,远在他乡的丈夫也节衣缩食,努力往家里寄钱。可两口子这点收入相比于十几万元的外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就在一家人最绝望的时刻,扶贫工作队员主动找上门来。在综合分析了她家的情况后,扶贫工作队员建议她在家搞养殖,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照顾家人。为解决养殖初始资金,扶贫工作队员还帮她申请了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

很快,救急的5万元批下来了,可这个贫困家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

“公公和丈夫都是老实人,总觉得又多欠了5万元,不是个事。他们都怕3年以后还不上贷款,想把钱存银行,说是‘安全’。”祁小红说,当时自己气“疯”了,冲公公和丈夫发了脾气:“这个贷款就是让我们搞养殖用的,怎么能存起来?不赚钱,能还完欠债吗?买些牛羊养上,怎么都是个希望!”

面对突然“强势”起来的祁小红,公公和丈夫勉强同意试一试。

第二天,一家人合力搭起了简易的牛棚、猪圈,买了一头牛、两头猪,还有100只鸡苗。

养殖也是一门技术活。由于没有经验,100只鸡苗才买来不到5天,就死了30只。“我在圈里蹲了一夜,提心吊胆地看着这些小东西,生怕再多死一只。”祁小红说,那几天,她害怕极了。“看着鸡苗死了,我特别想哭,可是不能啊!让公公看见,肯定得问我,我怎么说啊?只能等夜里,到附近挖个坑埋了。好在公公身体不好,不经常出来,也没发现鸡苗少了好多。”

祁小红说,当时她还买不起智能手机,家里又没有网、没有电脑。没办法,她只能跑到乡上请教兽医。原来是因为她太过心急,给鸡苗喂了太多饲料,这才导致鸡苗死亡。祁小红根据兽医的指导,减少了饲喂的次数与数量。因为调整及时,鸡苗的状况逐渐好转。这次教训也让祁小红深刻认识到科学饲养的重要性。

为了研究养殖技术,没怎么读过书的祁小红开始夜以继日地学习。乡上举办的培训班她一课不落,抓住一切机会向专业人员请教。时间长了,祁小红的养殖技术越来越高,养殖事业也渐渐有了起色。

“现在想想,当年那场病,兴许是我的福分。我这人就是这样子,苦点累点没什么,都能忍,不被逼到走投无路,压根不敢想换条路走。”祁小红回忆过去几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涌上心头。

“正是那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帮我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走上了养殖之路。今年,我又申请了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到年底,估计能有13万元收入!”祁小红高兴地说。

祁小红说,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她不仅成了家里的“掌柜的”,在村里也“扬眉吐气”了。“以前在家里说话没什么分量,如今公公和丈夫都听我的;再也没有人在背后嘲笑我没用了,提起祁小红这个名字,谁都竖大拇指!”祁小红骄傲地挺了挺身子。

如今,祁小红已经成了小沟门村首屈一指的养殖大户。不时有村民前来向她学习养殖技术。谈起未来,祁小红说,她打算继续积累经验,扩大养殖规模,如果有机会就成立个养殖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赵金芳:我苦,是为了孩子们不再受这样的苦

命运对自己是否公平,50岁的赵金芳从未思考过。

这位瘦小、精干的妇女,每天穿梭于田地、羊圈之间,忙得像陀螺,利索得像小伙子。

赵金芳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她与丈夫相亲相爱,4个儿女也乖巧懂事。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一直在村里砖厂打工的丈夫突发疾病去世,留下了38岁的她和正在上学的儿女。那时候,他们的大女儿15岁,正在上初中,小儿子才10岁,还在上小学。

顶梁柱倒下了,赵金芳的天塌了。看着懵懂的儿女们,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起来,代替丈夫撑起这个家。

“小学、初中花费都不大,等孩子们陆续上高中、念大学了,才真的难。”赵金芳说,自己没怎么念过书,她不想孩子们和她一样,所以无论如何,她都要挣出孩子们的学费来。

为了这个目标,赵金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有时候甚至脸都不洗,就去地里干活。丈夫在世时,她也学了些做砖的活。于是,她找到砖厂负责人,希望忙完家里和地里的活后,再到砖厂打份零工。砖厂负责人是位好心人,听说了她家的情况,破天荒地招了她这位临时工。“一块砖0.2元,一天干3个小时,能挣二三十元。”赵金芳说。

2014年,赵金芳申请了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买了20只羊。从那一天起,她更忙了。早晨收拾停当后去放羊,放完羊到地里干活,到中午又跑回家给娃们做饭,她自己往往来不及吃饭,装上几块干馍馍就赶到砖厂。

赵金芳说,最难的时候,4个孩子两个读初中、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大专。眼看要开学了,学费还没凑齐,她不得不再次求砖厂负责人,预支了1万元交了学费。要知道,她打工的收入一年只有五六千元。“真是碰到好人了。”赵金芳说。

“妈妈,你一个人太辛苦了。我不念书了,帮你干家务,供妹妹弟弟们继续念书。”大女儿包岳霞抱着母亲瘦弱的身子哭了。看着懂事的女儿,赵金芳一把把孩子揽在怀里,哽咽但坚定地告诉她:“无论有多苦,你都要好好念书,不然妈妈这些罪就白受了。”

自己究竟受了多少苦,“健忘”的赵金芳已经记不清了。看到孩子们学习都不错,纷纷考上了好学校,有了稳定的工作,她觉得特别幸福。

已经大学毕业在医院上班的三女儿还记得,有一年她和姐姐在村口等去集市榨油晚归的母亲。看到母亲时,她们才发现,母亲的裤腿已经湿透了。原来,村里的桥塌了,要过河只能蹚水。为了不让菜籽沾水,赵金芳只能肩扛手提,把装满菜籽的袋子背到对岸,再蹚水回来把人力车拉过去。“想着近百斤的重量压在身高只有1.5米、体重不足80斤的母亲身上,就像压在我心里。那时候我就发誓,要好好读书,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

二女儿包岳利也是个爽利的女孩子。她不忍心看到母亲如此劳累,高考结束后毅然放弃报考志愿,只身外出务工。一年后,她带着自己挣到的1万元钱,回乡报考了卫校,用自己亲手赚的钱交了学费,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了一名村医。

13年过去了,赵金芳的4个孩子都顺利完成了学业,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大女儿在临夏市一家房地产公司当会计,其他3个孩子都在医院工作,每个人的月薪都有好几千元。这个一度贫困且不幸的家庭,因为有一位坚强的母亲,彻底脱贫了。

如今的赵金芳并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她说,孩子们长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现在她最大的心愿是再好好干几年,多攒些钱,好好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不给儿女添负担。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