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0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创新标注发展新方位
佘惠敏

“十三五”期间,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这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黄金5年”:

中国桥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桥在这个5年里建成通车;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和中国高铁营业里程都位居世界第一;“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国产航母下水、大飞机首飞……中国“赶上世界”的强国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中国也在这5年里进入创新型国家之列。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自2007年起每年发布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一般来说,创新能力指数达到前15位就进入了创新型国家。中国的排名在近几年迅速攀升,2019年上升至第14位,今年的报告中,中国与去年持平,继续保持在全球创新指数榜单的第14名。中国也是跻身全球创新指数综合排名前30位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这些成就得益于我国占世界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全社会的多方支持,更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政策导向密不可分。

科技创新如何进一步发挥对国家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世界前沿科技,另一方面,要改革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环境。

5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科技创新领域各项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投入,并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鼓励他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决定着文明的走向,创新也定义着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潜力。展望“十四五”,我们还需要更高质量的创新,以支撑更高质量的发展。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未来的科技创新,既要顶天也要立地,要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真正为我国的全面发展、为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为国家更加安全、为人民更加健康作出贡献,要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贡献出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