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实现良好开局。截至今年7月,新设外资企业288家,实际使用外资14.4亿美元,占山东省的9.9%;完成进出口总额2209亿元,占全省的11.8%。担负的112项试点任务进展顺利,已实施102项,实施率为91%。探索形成6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项具有全国首创性。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挂牌一年来,强化集成式创新、首创式改革,承担的100项试点任务实施率超过90%。”烟台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牟树青说。
烟台开发区开放引领效应不断增强、项目集聚效应持续暴发、产业赋能效应加速释放,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向好。今年1月至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
中日韩合作是烟台片区的特色。在建成中韩、中日两大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搭建起日韩交流新平台的基础上,烟台片区强化日韩企业联系服务,解决新冠肺炎疫情中企业物流、用工等复工复产难题,在山东率先推出日韩企业国际包机,分6批帮助500多名韩籍员工返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烟台片区不断优化政策,相继出台了保障企业开复工7条举措、帮扶困难企业8项措施、扩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10条意见、提振服务业5项行动等,累计为企业降本减负3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复工复产、消费复苏回补、经济企稳向好。出台优化政务服务20条,推出企业开办“集成式”服务、“证照同办、多证联办”、探索跨国(境)审批服务等多项政务服务提速内容,企业开办“只进1扇门,最多跑1次,2小时办结”。制定出台了外贸高质量发展办法、跨境电商实施意见,加大外贸新业态培育,促进外贸转型升级、企稳回升。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突显系统化改革、集成化创新、差异化探索、特色化发展的工作基调,深入实施‘1+5’工程。”牟树青告诉记者,“1”就是以创新为引领,倒逼方案落实。对与产业培育升级关联度高、更有利于形成生产力和首创成果的,筛选确定10项至15项任务重点推进;重点打造中日韩和海洋两大特色品牌,瞄准“药片”“芯片”等重点产业,推出更多具有烟台地域标识的专属创新。“5”就是以创新赋能发展,加快“五区”建设。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微纳半导体产业,建设“5G+数字经济”主题产业园,建设智能制造聚集区;全力培育“实验室经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建设现代服务业样板区;力争在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上走在前列,建设中日韩合作先行区;打造现代海洋种业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海洋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