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
1980年7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岛西北部禾山乡湖里大队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为厦门经济特区。1981年10月15日,湖里出口加工区丘陵上的一声炮响,拉开了厦门特区建设的序幕。
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直接参与领导和主抓了经济特区建设初期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特别是主持编制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厦门擘画了发展宏图。
40年来,一代又一代厦门特区人在诸多领域探索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改革创新举措。在国企改革、开放市场、投融资体制、社会治理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
40年来,厦门市敢拼敢闯,探索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的新路径,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升级,把厦门打造成“小而精、小而全、小而美、美而强”的创新创业之城。
在初创时期,特区建设者经过初步探索,厦门作为一个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行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特区基本成形。
在加速时期,也就是在上世纪90年代,厦门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发展生产型、技术先进型和出口创汇型企业为导向,逐渐形成了外向型特征较为鲜明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以厦门岛为中心、“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城市格局。
进入新世纪,厦门走上了跨越发展之路。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厦门调研时,作出了厦门要按照“四个结合”加快跨岛发展的重要指示。特区开拓者按照“岛内提升、岛外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牢牢把握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获批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持续加快跨岛发展,致力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阶段。
围绕经济发展高素质、生态环境高颜值的探索,厦门一直在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更具闽南文化特色的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
今天的厦门,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和谐共生,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全面提高,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
(相关报道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