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冰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在“放”的前提下做好“管”
当前,经济复苏势头较好,但消费和服务业复苏相对滞后,相关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我国通过不断提升营商便利度,加大力度降低新市场主体的创业门槛和营业成本,将促进新供给更多涌现。除了降低门槛之外,监管也要跟上去。在“放”的前提下做好“管”,需要创新的空间很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在利用新科技,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方面多下功夫。在服务更优化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确保年底前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这对于降低创业门槛作用明显。开展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试点,市场主体可登记多个经营场所,也是一个突破,效果值得期待。
董希淼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
回归主业是金融监管基本要求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对外开放也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利于增加市场供给主体,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未来,除了考虑向外资发放牌照之外,监管也可考虑在具体操作层面有所放松。一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一开始不良资产处置经验不足,光靠处置业务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因而有多元化经营需要。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相应制度设计安排上也赋予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过度的责任,造成一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偏离了“初心”。现在,回归主业是必须的,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回归主业是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另一方面现在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规模已经足够大,且还在不断增长,能够支持各参与机构回归主业和健康发展。
王 绛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弘扬企业家精神助推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需要一支世界一流的企业家队伍。培育和壮大企业家队伍,促进我国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的领导,将广大企业家培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征途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拓宽企业家的遴选范围,畅通企业家的成长道路,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壮大企业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