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疫情来袭,吉林省长春市在双重挑战下逆水行舟,化危为机,难中求成。上半年,全市GDP增长1.2%,高于全国平均2.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1.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跃升两位。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春,称赞这个城市的标志性企业一汽集团“风景这边独好”。日前,本报记者围绕“六稳”“六保”话题,对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凯进行了专访。
记者:科学高效的疫情防控是重启经济的重要保证。长春是怎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
王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令,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筑牢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
一是坚持“五级书记抓防控”,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包保长春,50余次实地指导督察疫情防控,各级书记奋战在基层,党旗始终在抗疫一线飘扬。二是构建“三长联动机制”,社区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织密防控大网。全市471个城市社区配备“三长”16万名,做到了管到位、防到位、控到位。舒兰市一位无症状感染者进入我市宽城区,不到2个小时,所有密切接触者全部摸排清楚,隔离到位。三是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疫情检测能力提高到日检10万人,扩建市传染病医院,新建市疾控中心。四是开展“六心”服务,打好人民战争。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六心”服务传递了温度,凝聚了力量,转变了作风,整合了资源,打赢了合力抗疫的人民战争。
记者:长春怎样做到危中求机?主要做法有哪些?
王凯:按照中央要求,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危中寻机、化危为机、难中求成,上半年全市GDP完成3058.2亿元,增长1.2%。呈现出工业、投资快速增长,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逐步回暖,先行指标积极向好的特点。1月至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
一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出台政策早,从疫情之初到中央提出“六稳”“六保”,第一时间抓好承接落实,密集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二十二条”、加强民生保障的《若干措施》、“六保”工作行动计划等15个方面、246条政策措施,对冲不利影响;“万人助万企”,万名机关干部组成助企工作队深入企业当“讲解员”、做“帮办”。1月至7月共为企业减免退税310.4亿元,减免社保费38.97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2.18亿元;申请获批国家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34个、资金209.5亿元,争取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56.1亿元,推动资金直达基层,落到项目,使政策效应持续转化为增长红利。
二是全力以赴保市场主体。保住市场主体就等于稳住了经济基本面、稳住了基本民生。坚持抓大不放小,扬长又补短。“抓大”就是抓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对长春举足轻重的一汽、长客等骨干企业。保产业链配套、要素链供应、运输链畅通、资金链稳定,成立了长春市服务一汽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和市长担任组长,全力共建新时代政企关系。一汽在长春的工厂3月10日复工复产,比其他地区工厂提前一月有余。我们进一步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汽车消费,推动一汽产能、排产、配套、结算“四个回归”,7月份一汽集团在长口径产值增长13.4%。上半年全市汽车产销实现逆势增长,分别增长5.3%和6.4%,高于全国22.1个和23.3个百分点。“不放小”就是紧盯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城市的重要家底,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的主渠道。我们开展了“服务企业周”系列活动,上半年累计为中小微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900余件。截至7月末,全市市场主体不仅没有因为疫情减少,还净增15万户,达到100.5万户,增长12.5%。
三是优环境促投资。“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先筑巢再引凤,通过挖存量扩增量,做强硬件,启动实施了投资102亿元、面积240万平方米的工业标准厂房建设。完善服务,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出台长春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升方案》,积极探索实行“零式”服务和社会投资新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全力扩大有效投资,1月至7月,全市开复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140个,支撑全市投资增长创近19个月新高。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中法智能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华为、浪潮、万达、万科等一批战略投资者落户长春。
记者:长春如何千方百计保基本民生,兜住底线?
王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我们重点守住“三条线”。
一是稳住就业“主线”。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行“一对一”“点对点”对接,在全国率先恢复人才市场线下招聘,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万人次,全市登记失业率为2.38%,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二是兜住脱贫“底线”。紧盯未脱贫人口、脱贫监测人口和边缘人口“三类人群”,实施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和驻点督战,着力解决“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837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2837人,目前剩余735户1706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三是守住粮食“红线”。长春作为农业大市,全国十大产粮县长春有4个。我们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必须扛稳的重任。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稳粮保产,保供稳价,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在240亿斤水平。今年共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03.8万亩,同比增加51.3万亩,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下半年,长春如何在“稳”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进”,为“六稳”“六保”提供强力支撑?
王凯:“六稳”“六保”既要“稳当下”,又要“谋长远”,做到稳中求进。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长春而言,就要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协同发展,调整生产力布局,建设好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打造吉林转型升级的动力源、东北振兴的增长极、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区。
一是加快“四大板块”发展。坚持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原则,谋划实施了长春国际汽车城、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长春国际影都、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四大板块”,着力构建集约高效、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竞相发展的格局。长春国际汽车城风生水起,上半年红旗、解放、大众等五大整车厂协同发力,谋划推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65个,红旗品牌整车销量同比增长111%。长春汽博会成交额达103亿元,长春国际汽车城品牌形象进一步彰显。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亮点纷呈,招商落位项目203个,长春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国务院通报表扬。长春国际影都精彩亮相,仅用5个月便实现规划运作到破土动工,新招商项目超过100个。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高位起步,揭牌当天即召开全球云合作暨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项目36个。“四大板块”重大项目数量占全市比重达到67.5%。
二是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排头兵。出台了《关于深化产业融合推动城乡融合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排头兵的意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打好“融合牌”,积极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打好“改革牌”,抓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三是提升都市圈核心竞争力。主动对接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推动长吉一体化、长平一体化发展,更好发挥省会长春对吉林腹地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加快构建多点支撑、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谋划一批重大基建项目,发展临空经济,加密高铁网络,城区地铁将达到500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5年3次到吉林视察,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实现长春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