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环保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8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跑田”变身“三保田”
本报记者 赵 梅 通讯员 赵富生
在甘肃崇信县木林乡,昔日的瘠坡荒地被改造成层层梯田。
黄 云摄(中经视觉)

走进甘肃省崇信县木林乡东阳寨村,绿树成荫,梯田如波,昔日的瘠坡荒地变成沃野良田,一派阡陌纵横、林茂粮丰的新景象。

谁能想到,十几年前东阳寨的山洼地曾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山地路难走,种点粮食要牲口驮,天气旱时连籽种都收不回来。”守着这块地过了半辈子的东阳寨村民李小兵告诉记者。

在崇信,像东阳寨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分布在梁峁和山坡上的黄绵土不保墒、不耐旱,每到汛期,林田和耕作道路损毁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成了发展的“绊脚石”。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相继实施,崇信县水土流失治理迎来了新机遇。

“2016年至今,县里先后争取实施水利部农业综合开发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中央水利发展资金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等水土保持重点项目18项,县域水土流失实现了集中连片治理。”崇信县水保局局长班文魁告诉记者。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为群众打开了致富门。以前地势陡、路不通的东阳寨洛家洼山彻底变了模样,山洼地修得平整,砂化路直通山顶。

“机械耕种省力省时,而且地里也肯‘长’粮食了。”李小兵告诉记者,种玉米一亩地比过去增产600多斤,他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昔日的“荒山岭”变成了“钱粮囤”,李小兵整个人有了干劲。2017年,他承包了洛家洼山85亩山地全部种植覆膜玉米,并饲养红牛20头。“85亩玉米一半用作饲料,一半出售,亩产在1200斤左右,去年卖出的玉米收入近4万元,出栏红牛4头,收入3万多元。”

如何把好事办实,确保民生工程建设不走样、不“缩水”?

“项目建成后我们积极发动群众发展后续产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班文魁说,崇信县把水保项目实施与产业发展、环境整理等重点工作统筹谋划,发挥了水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崇信县对坡耕地项目集中连片规划、林地中间无法耕种的撂荒地应改尽改,配套砂化生产道路及新修田间道路,方便群众耕作。塬面保护项目把重点治理措施规划在农村公路、村庄附近沟头水毁严重、农户排水不畅、危及群众生产生活的隐患问题突出区域,有效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个个水土保持项目造就了绿水青山,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截至2019年底,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0.3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90.9%,新修梯田30.36万亩,全县梯田化水平达到85%。

班文魁说,崇信县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累计栽植梯田花椒1000亩、核桃1470亩,种植苜蓿1100亩,形成了“梯田+油用牡丹”“梯田+经果林”等特色产业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