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塑料污染治理过程中,湖北宜昌市聚焦重点领域,明确工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针对不同场所、不同主体,推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多管齐下治理“白色污染”。通过组织企业代收废弃农膜,鼓励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回收再利用塑料废弃物,创新鼓励方式提升公众环保意识等做法,促进建立起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长效机制,并取得良好效果。
“限塑”“禁塑”已经是社会共识,但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落地难”问题。在推进塑料污染治理过程中,湖北宜昌市聚焦重点领域,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农村——
“政府+市场”治理模式成效好
“老熊,1吨废弃农膜我给你提前登记了,10月份派车来收。”8月4日,在宜昌市远安县茅坪场镇何家湾村食用菌种植大户熊治阳的菇棚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涛一边估算着废弃农膜数量,一边在统计表上登记。
“每吨旧膜可卖3000元左右,去年卖了6000多元。”作为村里的食用菌种植大户,熊治阳共种植香菇20万袋,每年香菇脱袋后产生2吨多的旧膜。旧膜在家门口就能换钱,解决了他的“心病”。
远安县是湖北省香菇生产大县,每年春、秋两季香菇种植共产生废弃农膜420多吨,占全县总量的90%以上。去年以来,远安在食用菌行业试点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模式,动员全县13家食用菌企业和种植基地代收菇农脱袋旧膜。同时,农业部门组织专人到食用菌专业村、标准化基地、种植大户宣传废弃农膜回收政策,引导菇农养成自觉收集农业废弃物的好习惯,严厉处罚私自焚烧、随意丢弃农膜的行为。截至目前,全县共回收、销售食用菌旧膜660多吨,回收处理后总收入达200余万元。
“通过‘政府+市场’的方式,解决了废弃农膜随地扔弃、随处焚烧等问题,也为菇农增加了收入。”远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敬顺平说,下一步,远安将把企业代收模式向其他种植行业推广,力争实现废弃农膜集中回收利用全覆盖。
从宜昌城区沿着348国道向西行驶百余公里,满眼青翠扑面而来。地处香溪河流域中下游、毗邻长江的兴山县峡口镇,就位于这片绿色的“海洋”中。
2019年“十一”假期期间,峡口镇岩岭村大杉树成为网红景点,1.6万余游客蜂拥而至,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垃圾,塑料垃圾成了全村人的烦心事。
“禁塑”行动在村委班子会和群众大会上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2019年11月初,岩岭村村委会投资3万余元,购买了4500个玻璃杯分发给群众,鼓励群众接待游客时避免使用塑料餐具。同时,为了满足村民举办红白喜事的需要,村委会集中购买了不锈钢饭碗筷、消毒柜、不锈钢茶杯、酒杯、桌布等用品,村民报备红白事后便可免费借用。
在峡口镇岩岭村“禁塑”行动示范带动下,兴山县南阳镇、昭君镇、古夫镇等地的“禁塑”行动也全面启动,各地纷纷召开动员会,开展村庄试点,整体效果良好。
企业——
技术创新推动回收再利用
一边生产水泥,一边利用水泥窑炉高温处置垃圾,既可解决垃圾“围城”的困扰,还能实现企业的可循环发展。
8月4日,在葛洲坝当阳水泥有限公司,操作员车孝飞坐在中控室内,通过电脑操控设备,对车间内的垃圾进行预处理。
经过两次破碎、两次风选、三次筛分、四次磁选之后,这些垃圾被分为可燃物、不可燃物、废旧金属、渗滤液四类,四类垃圾在工厂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塑料、纸张等可燃物处理后可以作为水泥窑燃料,金属物直接回收。垃圾进厂,实现‘变废为宝’。”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污泥项目车间主任渠伟峰介绍,该项目今年3月份开始试运行,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达到300余吨,既能将当阳市每天产生的200吨左右的垃圾完全“消化”掉,还能处置荆州、长阳等周边地区部分生活垃圾。一年下来能消纳15万吨生活垃圾,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万吨,并有效节约了垃圾填埋用地。
绿色化、减量化发展,是塑料包装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塑料彩印软包装生产企业,宜昌市宏裕新型包材公司积极推进企业“生态公民”建设,把生态优先、绿色繁荣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导向。
“我们引进的意大利进口回收治理系统,对有机废气通过多次分解和提纯处理,80%以上将转化成可以直接再次使用的正丙酯、乙酯、乙醇等有机溶剂。”宏裕新型包材公司设备高级主管徐涛说,正丙酯和乙酯等工业原料都不便宜,是塑料制品印刷必备的有机溶剂。目前公司每天可回收正丙酯和乙酯6吨左右,价值5万元左右,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空气污染。
现有的塑料包装一般是复合材料,因为成分不同,很难做到回收利用。这一难题如何破解?
“公司一直在研究聚乙烯等单一结构材料包装,着力推动塑料包装的轻量化、功能化和可降解等友好型包装技术,提升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率。”公司技术副总经理邓锐介绍,公司“年产1.5万吨功能型包装新材料”项目将于9月份启动,项目将引进流延聚丙烯和真空镀氧化铝等功能性包装材料,替代不可降解的铝塑复合包装,采用低成本和绿色生产技术,发展低克重、高强度、功能化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减少塑料污染,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商超——
奖励措施提升环保意识
“以前几个塑料瓶卖给收废品的不够秤,丢了又可惜,现在,购物时顺便拿到超市还可以兑换小商品,太方便了。”8月10日,当阳市王店镇王店村李大姐拿到了用废弃塑料瓶兑换的小礼品。
让李大姐赞不绝口的,是王店镇近日上线的“绿色超市”。
为进一步从源头实现垃圾减量,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处置,倡导与激励群众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6月份,王店镇辖区内的东方超市、百姓超市等5家“绿色超市”集体上线。“绿色超市”严格执行购物袋收费标准,鼓励百姓减少使用塑料分装袋,对少量且适宜分装在一起的商品,由工作人员统一称重后,使用一个分装袋包装。并对自行携带环保袋购物满30元的顾客给予奖励。同时设立“爱生活”物品兑换专区,顾客可用易拉罐、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品兑换生活物品。
“我们每年会举办多场活动,为顾客免费派发环保布袋。”宜昌市北山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鼓励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超市工作人员会主动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购买购物袋,并为消费者选择大小合适的购物袋,避免造成浪费。目前,全市130余家北山超市都推行了免费赠送环保布袋、可推拉购物车等活动。
记者走访发现,宜昌城区大型超市已实现可降解包装袋全覆盖。在上架商品时,许多超市选择了材质为甘蔗纸浆、淀粉基塑料的生物可降解产品来替代原来的一次性塑料产品。部分超市还创新使用废旧塑料瓶为员工制作工作服,自觉践行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