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不仅经受住了突发疫情的压力测试,还为全球医疗物资供给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了贡献。如何看待当前的工业经济形势?下半年工业经济回升势头能否延续?工信部如何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就这些热点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
工业经济运行状况逐月向好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从供需两侧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如何看待当前的工业经济形势?
辛国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超过三成,是实现国民经济基本盘稳定的“压舱石”,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主战场。
二季度以来,工业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稳步复苏,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工业生产秩序基本恢复正常。4月上旬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已实现应复尽复,4、5、6三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4.4%和4.8%,回升势头加快。二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4.4%,产销率也达到了98%左右,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企业预期持续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上方。
主要行业和重点地区同步好转。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二季度有超过半数实现正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5、6两个月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9.5%和9.7%,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从地区看,31个省份中上半年有18个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新动能逆势增长。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疫情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服务机器人、充换电桩等新兴产品保持高速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行业快速扩张。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显效。面对疫情严重冲击,中央果断出台8个方面90余项政策措施,极大提振了企业应对疫情冲击的信心。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比一季度提高1.48个百分点,5、6两个月企业利润分别增长6%和11.5%,实现由降转升。中小微企业运行状况明显好转。
宏观政策效应还将继续显现
记者:下半年工业经济回升势头能否延续,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巩固回升向好势头?
辛国斌:尽管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我国具备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的市场规模、充足的政策空间和显著的制度优势,经济修复能力和自我循环能力强,下半年各项宏观政策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
工信部将扎扎实实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我们将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提高供给质量激活消费潜力,全面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着力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在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置换,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推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制造业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加快推进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继续密切关注国际疫情发展态势,积极做好重点医疗物资保供工作,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创造良好条件。完善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协同配合,协调解决企业零部件配套、人员出入境、物流运输不畅等突出问题。加快补齐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短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促进大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
着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落细落实各项稳企惠企政策举措,当前特别是把稳定中小微企业资金链作为优先目标,加强政企银对接合作,推动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工作机制,确保新增金融资金更多流向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限期完成清偿政府机构、国有企业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任务,建立解决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推动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降低企业各项要素成本和制度性成本,维护公平竞争,激发企业活力。
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以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强化共性技术供给,加速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和产品研发力度,大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5G、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典型应用,加快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
筑牢制造强国根基
记者:保产业链供应链是“六保”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
辛国斌: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部署,把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作为重中之重,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筑牢制造强国的根基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盘。
持续强化产业链要素保障。围绕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在线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依托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在物流、人流、资金流、数据流等方面的断点堵点痛点问题。
大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推动“双创”,支持大企业主导构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型产业合作体系。
努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巩固产业链综合优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加快补齐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短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断优化产业链发展环境。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好国家已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等各项支持政策,推动降低制造业融资、人工、物流等成本,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坚定不移深化开放合作。用好双边多边合作平台,推动建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应急协调和管理机制,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公共产品属性。推动建立全球抗疫合作机制,打通重点物资和产品绿色通关通道,为各国抗疫和经济恢复提供支撑。
以需求为导向加速5G建设
记者: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今年经济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5G建设备受关注,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5G建设?
辛国斌:5G是新基建的“领头羊”。当前,我国5G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基站建设进度超过预期,7月底累计终端连接数已达8800万。
下一步,我们将以建设促应用,以应用带建设,以5G加速发展为国民经济育新机开新局创造更好条件。
建好数字化发展的“高速路”。积极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加快独立组网建设,加大共建共享力度,努力构建高质量、经济高效的5G网络。指导支持电信企业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网络建设,并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乃至一些农村逐步延伸。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重点是推动运营企业从网络建设、业务模式到经营理念的转型。组织实施好“宽带网络和5G领域”2020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丰富拓展应用场景,扩大产业规模。
营造地方支持的“软环境”。充分发挥5G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不断完善5G网络建设、安全保障、应用推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为5G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紧盯产业发展的“最前沿”。重点是持续推动芯片、仪表等产业链各环节的研发,促进5G基站设备优化升级,进一步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开展毫米波技术研发试验,以满足北京冬奥会大容量、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同时,加强6G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研究,跟上国际发展步伐。
构建开放合作的“朋友圈”。5G是全世界共同的5G。我们将继续开展先行先试,为全球5G发展积累经验,并与各国政府、产业界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开放的产业生态。同时,也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各国企业参与中国5G发展。
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使众多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目前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如何,下一步工信部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帮扶中小企业发展?
辛国斌:我国1.2亿户市场主体中,有3000多万中小企业、8000多万个体工商户。“六保”任务中保市场主体的关键是保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保住了中小企业,就稳住了就业,就保住了我国经济的源头活水。
4月份以来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二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3%和13.6%,逐步恢复向好。但受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影响,中小企业仍面临订单不足、盈利能力下降、账款回收困难等问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作用,紧紧围绕抓好“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抓政策惠企。一方面,将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跟踪督促,全力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为中小企业“延寿续命”、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将重点抓好近期出台的《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落地,形成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同时,加强分析研判,针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研究出台新办法、新举措。
二是抓环境活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要求,常态化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狠抓《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落实,加强宣贯解读,增强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诚信守约意识,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和失信惩戒,有效防范和解决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问题。
三是抓服务助企。服务体系是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的基本力量,也是当前的薄弱环节。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健全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动各地加强政企银对接,落实金融惠企政策,做好融资服务。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推动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