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经发布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20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系建设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吉蕾蕾

随着经济社会有序复苏,乳制品消费正逐渐回暖,全国牧场生产、市场销售等产业链秩序正逐步恢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生鲜乳产量达1431万吨,同比增长7.9%;液态乳品销售量同比增长0.7%,与一季度相比有明显回升。

由于疫情影响,我国奶业产业链秩序一度遭受冲击,特别是在一季度,我国奶业市场需求难释放,乳品销售旺季不旺。同时,由于人员和原料供应短缺,部分生产线停工待产,整个乳业的产能缩减。

为了应对疫情给行业带来的困难,乳制品企业纷纷行动。比如,为帮助牧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伊利开通了融资绿色渠道,持续开展融资支持,在不到50天时间内,为上游牧场融资6.7亿元;君乐宝对全国近200个奶源基地,按照协议足额足量收购原奶,多余奶源喷粉消化,由此产生的损失由企业承担。

乳制品质量是保证乳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乳制品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在大力加强全产业链管理的同时,积极推进奶源供给侧改革。例如,伊利携手产业链上游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绿智能牧场”,帮助农牧民破解“技术弱”难题;蒙牛发布《牧场奶牛福利推广实施体系》,推动奶牛养殖更加科学优质。

应当看到,我国奶业振兴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奶业振兴的政策环境总体向好。《现代奶业评价 奶牛场定级与评价》团体标准已于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现代奶业评价工作迈出的第一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表示,现代奶业养殖评价标准及配套办法的出台,是建设奶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推进奶牛养殖业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也是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有关专家表示,长远来看,现代奶业评价体系的建设与标准的实施,将推进牧场可持续发展,改善奶源基地硬件建设,提高牧场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牧场盈利能力,有利于牧场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为加快推进奶业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