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合资源力量 建好实践平台
□ 张 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有不少硬仗要打、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更加贴近实际工作,进一步整合阵地资源,科学谋划部署,为冲刺全面小康加油鼓劲,为应对风险挑战凝心聚力,使文明实践迸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科学统筹调配资源,壮大文明实践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打破“各自为政”的阵地壁垒。各地以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广泛组织力量,有效调配资源,完善工作网络,推动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比如,江西省寻乌县整合现有资源、用活现有场所建设文明实践点,构建“一站多点多基地”格局。甘肃省金昌市盘活党员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科普、普法宣传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构建上下贯通、软硬结合的文明实践矩阵,推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村全覆盖,文明实践活动城乡全覆盖。安徽省天长市整合平台资源,对辖区内公共服务资源实行清单管理,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调配使用;整合网格资源,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队伍;整合数据资源,推出“一云三端”管理平台,实现群众需求、志愿服务、实践效果全流程动态掌握。这些探索都增强了文明实践的力量。

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开展精准化服务,把文明实践与群众所需紧密结合起来。要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切实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开展符合当地实际、满足群众需求、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比如,北京市延庆区打通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通过PC端、移动端和广电网络,推动实践活动与群众需求密切对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

新时代文明实践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产业、生态、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等方面融入文明实践,培育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铸魂”。比如,围绕精准脱贫,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扶志扶智,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开展更多与生产生活场景相贴近的活动,吸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文明实践。寻乌县文明实践站组织技能培训等活动,推行“百姓说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做法非常具有针对性,满足了群众需求,因而受到欢迎。

总之,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紧紧抓在手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大胆探索、实践,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在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战略目标中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