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歌唱出新风尚
本报记者 刘 兴

“住宅建设七十年,民法完善自续期。民法典创居住权,助力建设好家园……”7月2日,记者来到江西省寻乌县澄江镇周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没有进门,“山歌老王”王焕平的歌声就已经传到了耳边。

文明实践站大厅里坐了50多位村民,王焕平拿着自己写的歌词,用当地的客家方言唱出来。每唱一句,他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台上的王焕平唱得神采飞扬,台下的50多名“粉丝”听得津津有味。

王焕平今年65岁,从小就与山歌结缘。过去寻乌的农民上山砍柴、下田插秧都喜欢唱一嗓子,久而久之,唱山歌的习惯在整个寻乌流传开来,成为寻乌人的家园记忆。王焕平的父母都擅长唱寻乌山歌,自小耳濡目染的他,渐渐地也掌握了唱山歌的窍门。

跟其他山歌爱好者不同,王焕平不仅爱唱山歌,还爱写唱词。回忆自己第一次写唱词的情景,王焕平说:“如果没有1992年发生的那件事,我现在未必会写唱词。”1992年,村里一位村民沉迷赌博,家里的积蓄输光了就拿孩子的学费去赌,孩子的学费输光了就去偷,一时间闹得鸡犬不宁。王焕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前往村民家中给他做思想工作,在王焕平和其他村民的帮助下,沉迷赌博的村民最终洗心革面。

也就是从那时起,让王焕平下决心要劝阻更多人远离赌博。他决定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村里人爱听山歌的习惯,自己写关于戒赌的唱词,然后在全村唱诵。28年来,他共创作了300多首唱词,唱词的内容也从最初的戒赌扩展到后来的戒毒、爱国、孝敬父母、保护村居环境、宣传民法典等。王焕平经常骑着安装了喇叭的摩托车走街串巷,将他的山歌唱到了村子的每个角落。如今,王焕平不仅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还有几个年轻人经常到他家学习唱山歌。

周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立,为王焕平提供了新的演出阵地。周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理论宣传单向宣讲多、互动参与少,寻乌县通过建强宣讲队伍,深入开展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的宣讲,并在全县挖掘、遴选、培育了一批宣讲志愿者队伍,打造了“理论先导”“党员先锋”“百姓名嘴”等10支特色宣讲队。

目前寻乌县的“百姓名嘴”宣讲队共有18人,其中既有草根达人、文化能人、村干部,也有脱贫示范户、党建宣传员。他们以百姓视角,把党的创新理论编成快板、山歌、小品、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用生动活泼的客家方言,零距离地向群众宣讲,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增强了宣传效果。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寻乌一直保持零确诊,很多村民放松了警惕,聚集、不戴口罩的现象比比皆是。王焕平根据疫情防控的有关政策理论,自编自唱了一批疫情防控歌,在村里的广播里循环播放,宣传效果立竿见影。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