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13日讯 记者常理 吉蕾蕾报道:1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防汛抗旱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有关情况。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指出,当前,我国防汛抗洪取得阶段性成效,入汛以来,全国洪涝灾害受灾人口、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9%、51%、70%和13%。
郑国光介绍,当前我国汛情、灾情主要特点有4个方面:一是降水总量多、局部强度大。6月份以来,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列1961年以来第一位。二是超警河流多,长江、太湖汛情重。6月份以来,全国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当前汛情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三是山洪地质灾害多,转移避险难度大。西南等地发生多起山洪地质灾害,部分省区中小水库、中小河流堤防发生险情。截至目前,已经累计紧急转移224.6万人次。四是洪涝受灾省份多,部分地区损失重。全国有27个省区市3873万人次受灾,造成人员死亡、失踪141人,倒塌房屋2.9万间。
国家防总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组织水利、自然资源、气象、应急等部门和有关省份开展雨情、水情、汛情滚动会商和调度研判,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和救援救灾工作,国家防总、国家减灾委先后14次启动应急响应,共派出25个工作组,商财政部共下达11.55亿元中央救灾补助资金。
郑国光说,按照国家防总职责分工,水利部聚焦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组织分析研判,科学调度水工程,共拦蓄洪水532亿立方米;自然资源部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落实群测群防各项措施,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28起,应急避险5055人;中国气象局严密监测各种灾害性天气过程,每天滚动会商天气。6月以来,中国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
应急管理部完善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应急救援的综合优势,强化重点区域救援力量前置布防,充分发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防汛抗洪抢险救援方面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先后出动了4.7万人次,营救和疏散转移遇险群众7.6万人。
7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2020年至2022年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介绍,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主要包括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灌溉节水和供水、水生态保护修复、智慧水利等5大类,总投资1.29万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实施之后,预计可以新增防洪库容约90亿立方米,治理河道长度大约是295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大约是2800万亩,增加年供水能力约420亿立方米。能够带动直接和间接投资6.6万亿元,年均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