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除了带“货”还要“带”点啥
□ 若 瑜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地方党政干部勇于担任“最强带货员”为滞销农产品代言,值得鼓励。

“县长直播”在党政干部与老百姓之间建起了一趟互联网直通车。为了做好直播,“县长”们认真研究网民喜好,了解销售痛点,学习网络语言,这也是问政、执政方式的一种创新。参与直播带货,让党政干部熟悉乃至习惯以网友们喜好的方式沟通互动,这种转变,是一种思维观念和服务意识的转变,正是用新的载体精准施政、服务人民。

“县长直播”不是为了让一些领导干部成为网红,而是在搭建外界了解本地发展状况新窗口的同时,创造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方式。在很多不发达地区特别是信息不够畅通的贫困地区,原本对电商很陌生,但通过地方干部的积极参与,带动互联网经济的能量在偏远地区也被初步释放出来。

随着“县长直播”越来越火热,有些问题开始出现,质疑声音也不少。作为新经济下的新生事物,碰到问题都是正常现象。笔者认为,在关注和讨论党政干部直播带货的时候,可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直播间”外。

干部带“货”更需要带“人”。地方党政干部直播带货的火热,可以说是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但不可能成为“长期主播”。地方可以借助干部直播带货引来的网络“东风”,助推当地农户、企业积极发展线上销售;扩充营销渠道,建立起“电商带货”的长效机制,帮助农民转型;可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熟悉网络的“新农人”,鼓励跟泥土离得最近的农民积极参与;还可以组织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网络直播技能培训,打造各县、各村自己的“农民网红主播”。

干部带“货”更需要带“产业”。一场好的直播,需要品质过硬的农产品,需要及时到位的物流,更需要背后规模化生产的产业支撑,归根到底要靠产品质量说话,靠服务取胜。现在消费者对于安全优质农产品的追求越发强烈,但很多品质过硬的农产品却因为品牌弱、质量不稳定、仓储物流跟不上等问题,无法走向全国市场。要想真正地帮农助农,地方政府应该下大力气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打造叫得响、立得住的农产品品牌,畅通物流营销渠道,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当地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当这些都实现的时候,“县长直播”的目的就达到了;而且不用干部带货,农民也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