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6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众声

董希淼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金融系统让利实体经济重在落实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等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我国金融业经过多年发展,体系完备,实力增强,有责任也有能力合理让利,与实体经济共克时艰。在经济发展面临特殊困难的情况下,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不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也有助于降低金融市场波动。金融系统大幅度向实体经济让利,可能会对金融机构业绩产生影响。为此,要完善相关支持配套政策,提高金融机构的意愿和能力,增强让利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要高度关注让利对金融系统产生的影响,做好应急预案,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关利欣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

消费潜力有效释放仍需长效机制

今年的“618”购物节多个电商平台创下新纪录,消费加速复苏。线上线下融合互动,购物、体验、娱乐多场景贯穿,有效提振了消费者信心,加快复商复市进度,释放了消费潜力和活力,消费发挥了引领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作用。下一步更好激发内需潜力,除了要瞄准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相关部门还应在政策层面持续加力。消费潜力的有效释放仍需通过保障居民收入、增加有效供给、完善消费环境等长效机制来实现。以消费引领投资、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从而使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动力持续增强,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瑞东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民生设施建设应创新投融资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挑战,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财政资源,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也是各地政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将财政资金直接投向民生工程,不仅可以将其作为有效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落脚点,也可以作为满足生产生活升级需求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力点。在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广泛吸引市场主体和市场资金参与。一方面,各方共同承担建设资金的机制,能够充分撬动社会资本,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搭台、市场主体唱戏,有利于更好发掘消费需求潜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形成产业发展新生态。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