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咬紧牙关,迈过环境治理这道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佳佳 周 琳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面对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等突出问题,如何补齐生态短板,是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必须攻克的难关,亦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解答好的重大课题。

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正确地平衡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非对立,两者可以协调统一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生态环境破坏可能对人类生命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公众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管理好环境和生态系统。

“研究表明,野生动物可能成为很多病毒的源头或中间宿主,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更加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依法保护野生动物。”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认为,野生动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和良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共建生态安全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要坚决推动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需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县长马空表示,我国部分深度贫困地区同时也处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这类贫困地区脱贫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以“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为核心的发展体系尤为重要。应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规划优化调整和审批进度,进一步细化生态功能分区布局,制定针对不同功能分区相应的财政、产业、投资、建设用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政策体系。

“要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把美丽乡村的看点变成卖点,应加快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功能扩展、融合,让更多的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户从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受益。”全国政协委员、西昌学院院长贺盛瑜介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名胜古迹悠久壮丽、民族风俗独特多样、地质地貌奇特丰富,具有极强的旅游开发可塑性。

贺盛瑜委员建议,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大对生态环境优美的民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硬件的投入,改善交通便利程度;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投资建设特色酒店和民宿等接待设施,提高景区接待服务水平;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文旅政策引导,鼓励民族地区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大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资源向资本的良性跨越。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认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在不破坏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必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变革。建议国家进一步从资源效率、环境效益、社会责任3个维度出发,构建绿色增长价值评价体系。同时,建立绿色发展企业保障机制,维护绿色制造实体企业合法权益。

“绿色发展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落实环保责任不是要让企业不发展,而是要引导企业更好地生存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介绍,广东一些地方和企业引进了先进治理经验和高新科技手段,超前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成绩逐步显现。比如,茅洲河、练江的成功治理,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

“以前,茅洲河水体漆黑发臭,现在,茅洲河干流水清岸绿,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鲁修禄委员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和同事几乎跑遍了茅洲河、练江和广佛跨界河流等周边的所有园区工厂,掌握了每一个入河排污口的位置情况。如今,茅洲河水体质量显著改善,在短短3年内就创造了治污奇迹。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鲁修禄委员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