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5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人撑起“战地医务处”
——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壮
本报记者 吴佳佳

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武汉抗疫一线鏖战65天,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3个病区150张床,累计收治患者345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占88%。在这场驰援武汉的“抗疫”团队中有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北京市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北京友谊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刘壮。在援鄂医疗队,他一个人撑起“战地医务处”,充分发挥重症医学专家优势和医疗管理协调能力,保障了医疗救治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近日,刘壮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以最快速度收治患者

刘壮是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工作16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农历正月初三晚上,接到紧急任务后,刘壮与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队友们,一同踏上了奔赴湖北武汉的征程。因为他曾经主持医院医务处工作,有较全面的医疗管理工作经验,所以被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任命为医疗组组长,肩负整个队伍的医疗工作协调与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为了把医疗队的力量最大限度投入到隔离病区病人床边,北京市援鄂医疗队医疗组只有刘壮一个人,但建章立制、质量管理、医生排班、病区间协作、与受援医院对接等,只要和医疗救治相关的所有事情都需要医疗组协调安排。刘壮一个人撑起的“战地医务处”调度来自12家市属医院的36名医生协同作战,协调配合院感、护理等其他管理组开展工作,联系后方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和专家组。在很多时候,还要作为“新闻发言人”,向媒体介绍北京医疗队的工作情况、救治进展。在北京卫视、新闻广播等栏目里,经常可以看到、听到他从武汉传来的医疗救治消息。

为保证医疗质量,刘壮牵头制定了医疗队医师岗位职责及各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落实各病区科主任负责制,根据工作强度,动态调整医师排班,使每一名队员在工作之余都能得到充分休息。在北京医疗队中,除了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和急诊科的骨干人才,也有心内科、感染科等科室的精兵强将,他们都是医疗队的重要力量,在抗疫的战场上开展多学科合作,集众家所长,使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将危重患者救治时间窗前移

刘壮主动参与各级查房、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医生交接班等工作,并组织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疑难重症、危重症患者是医疗队关注的重中之重。在医疗队的统一协调下,刘壮通过联系北京大后方的专家,利用远程会诊平台共同为危重症患者进行会诊,提出个性化的综合强化治疗方案,注重中西医结合,尝试开展俯卧位通气、呼吸力学监测、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床旁重症超声等危重症核心技术与器官功能支持手段,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个体化治疗方案。利用重症医学专业所长,刘壮努力协调各种抢救设备和人力资源,为各病区开展气管插管及有创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创造条件,将危重患者救治的时间窗尽量前移。

2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地坛医院远程诊疗中心通过视频连线武汉协和医院时,刘壮作为北京市属医院援鄂医疗队代表,参加了这次意义非凡的“连线”。4月14日,在北京市援鄂医疗队总结会上,刘壮作为代表发言。他说:“团结的力量和团队的智慧是打赢这场战斗的坚实基础。始终围绕‘国家诊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北京经验’,是提高治愈率的根本保证。在病人最危急的时刻,尽己所能,对得起胸前的党徽,无愧于白衣战士的称号,是我们的动力源泉。”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专家,刘壮运用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发挥“战地医务处”的关键作用,展现了优秀的医疗管理能力和临床专业优势,诠释了一名青年党员的担当和作为。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