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各地商贸流通和防疫药品、医疗设备、物资器材等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克服困难,加班加点生产。为保障“停不得”的企业的员工有序返岗、生产扩能增量,湖北宜昌高新区采取系列措施,在落实企业防控主体责任的同时,帮助企业安全有序生产,使广大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有前景。
在湖北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次性医用防护服车间,10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生产。公司总经理贺华山告诉记者:“3天实现医用防护服生产线正式投产,如果没有相关政府部门通力帮助,不可能实现。”
疫情期间,面对众多的防护服订单,华强科技有着自己的难处:拥有特种防护用品生产资质,但没有医用防护服生产资质,且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暂不具备开工条件。
为此,宜昌市高新区召开专题办公会,形成工作清单。在宜昌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市经信局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支持下,企业迅速联系工人返岗,并着手解决原材料供应、复产培训、技术标准制定、设备购置、资质办理等工作。
回忆为该公司办理行政审批业务的过程,宜昌市市场监管局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接到任务后,她积极协调,将登记权限由高新区局移交到市局,由市局统一办理,特事特办,容缺受理,尽快办结,仅用不到半天时间就为企业完成登记,并发放了电子营业执照。
不只是华强公司,为了保障“停不得”的企业安心生产,宜昌高新区实行“一企一策”,专人对接,全力服务。如,帮助康泉医疗公司完成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申请和医用护目镜、防护面罩生产线转产,实现4天注册、10天转产,填补了宜昌此类医疗防护物资的生产空白。宜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还将其纳入全市医疗物资收储名单,让企业生产无忧。
目前,宜昌高新区内的12家“停不得”的企业,均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的防疫现金和物品,可减免企业所得税82.5万元;向各地防控指挥部捐赠的抗疫紧缺物资,可减免企业所得税7万元;捐赠的价值175万元的术能产品,预计可节约22万元的增值税及附加税。”这是宜昌人福药业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陈礼英列出的企业可以享受的“减税清单”。
疫情发生后,宜昌税务部门聚焦保供企业,创新建立了税务干部下沉企业防疫工作联络员制度,点对点开展网上税收政策宣传辅导,让企业及时享受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