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宣布,正式推出“刀片电池”,在业界引发强烈反响。专家表示,动力电池安全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生命线”。“刀片电池”拥有其他动力电池难以比拟的安全性能,并兼具长寿命和长续航能力,能够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将引领动力电池安全走向新高度。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我们希望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尖端趋势,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聚焦技术
解决新能源车安全痛点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安全性一直备受业界关注。众多企业纷纷在寻求更高能量密度的同时,积极寻找更加安全可靠的动力电池技术方案。比亚迪深耕电池领域20多年,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产品覆盖消费类3C电池、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等领域,形成了包括原材料、研发、设计、制造、应用以及回收在内的完整电池产业链,在电池技术、品质、智能制造、生产效率等方面成为业界标杆。目前,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厂商,除新能源车和轨道交通外,其电池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等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
据比亚迪副总裁、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介绍,比亚迪“最早就是靠生产电池起家的”,同时它也是全球较早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公司从2005年开始从事动力电池研发,至2008年便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动力电池量产。不过,比亚迪并未满足于现状。何龙表示,此次重磅推出的“刀片电池”凝结了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深耕多年的研发和应用经验,集成了比亚迪从电池原材料制取到动力电池包制造全产业链优势,并通过了动力电池安全领域级别最高的“针刺穿透测试”,有望重新定义电动汽车安全新标准。
所谓“针刺穿透测试”就是用钢针将动力电池电芯刺穿,造成电芯内部大面积短路,以此模拟电池遭受割底、挤压变形或其他可能引发内部短路的伤害等极度危险情况,测试其会不会“自燃”以及“自燃”发生的激烈程度。长期以来,该测试一直被誉为动力电池测试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是业内公认的对电池电芯安全性最为严苛的检测手段。
比亚迪“针刺穿透测试”结果显示,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会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可迅速超过500摄氏度,并发生极端“热失控”——剧烈燃烧现象。即便是传统磷酸铁锂块状电池被穿刺后表面温度也会超过200摄氏度。但是,比亚迪“刀片电池”在穿透后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温度仅为30摄氏度至60摄氏度,这一测试结果充分展现了“刀片电池”在安全性方面的突出优势。
对于“刀片电池”在“针刺穿透测试”中的表现,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刀片电池”的设计使其在短路时产热少、散热快,表现“非常优异”。
创新结构
突破电池组能量密度瓶颈
“刀片电池”顾名思义就是将电池电芯做成“刀片”般的细长形状,长度可以根据电池包尺寸定制,最长可达2米以上。
“刀片电池”借鉴蜂窝铝板结构设计,强度不减反增,结构更为稳定,更长的极耳距离减小了内部短路风险和热量产生,更薄的厚度也进一步降低了穿刺过程中的热量累积,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强度和安全性。同时,由于该电池采用了具有“放热启动温度高、放热慢、产热少、不释氧”四大优势的磷酸铁锂材料,热稳定性更强。此外,由于去掉了“模组”这一层中间结构,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了50%,也即续航里程可提升50%以上,可达到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同等水平。
据何龙介绍,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纯电动车型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百公里加速仅3.9秒。它突破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偏低的瓶颈,使得电池系统的复杂程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带来了更高的产品稳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
业内人士表示,“刀片电池”的面世展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汽车电池安全上的创新与突破,意味着我国电池企业在参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全球竞争、实现全球化供应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事实上,随着“联姻”戴姆勒、“牵手”丰田,比亚迪的电动化能力正全面提升,得到全球新能源汽车业的认可,“刀片电池”的推出有望使比亚迪开放战略尽快开花结果。何龙表示:“今天,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
在发布“刀片电池”的同时,比亚迪还开启了从“垂直整合”转向“开放共享”的战略布局,向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开放共享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在此之前,比亚迪成立了“弗迪系”五大公司,包括弗迪电池、弗迪动力、弗迪视觉、弗迪模具、弗迪科技,旨在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全球销售步伐,其中弗迪电池将负责“刀片电池”的生产与销售。目前,弗迪电池已在上海、深圳两地设立了电池开发中心,投产的电池工厂分布于深圳、重庆、西安、青海等地。根据计划,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总产能预计可达65GWh。
王传福表示,比亚迪的技术和产品都将对全球开放和共享。“我们希望,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的角色尽快发生改变,引领新能源车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