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环保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长制”为北京平谷带来变化——
让泃河洳河重现碧波
本报记者 李佳霖 通讯员 张一阳
治理后的北京平谷洳河碧波荡漾,巡逻船每日对河道进行检查,保证水面清澈。
耿大鹏摄(中经视觉)

小支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每到节假日,他都会拿起相机到北京平谷区大兴庄镇白各庄大桥附近进行创作。“脚下就是洳河,碧波如洗,两岸花红柳绿,每到这里,总让人心旷神怡。”小支说。

泃、洳两河是平谷的母亲河,泃河是平谷区最大的入境河流,境内全长54.4公里;洳河是泃河最大的支流,全长53.5公里。

在小支这样的“70后”平谷居民心里,泃河、洳河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小时候,河道清澈见底,鱼儿成群,水鸟是这里的常客,一片片芦苇荡,处处有孩童的欢笑声;大概是上了初中时,这条河变样了。村民的生活污水、沿河养殖企业的污水,通通直排到河里。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河水腥臭,淤泥堆积,垃圾遍地。2016年底,平谷区水环境考核不达标,水质呈现劣Ⅴ类。

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成了人人掩鼻唯恐避之不及的污水。母亲河成了臭水河,如何是好?河水治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7年,北京市全面实施“河长制”,全市持续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这个生态抓手,让平谷的生态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流养殖污水、生活污水、企业污水,对水污染开始系统溯源,持续改善河湖水环境,一场碧水保卫战全面打响。

3年来,在平谷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的统筹下,通过采取补给再生水贯通水系、精准管理入河排口、靶向监测等举措,平谷区全力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巩固治水成效。平谷的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今年1月,全区河流水质状况均达到或好于历史同期水平,泃河下段为Ⅳ类水体,将军关石河、黄松峪石河、洳河下段、镇罗营石河一度达到Ⅱ类水体,海子水库、黄松峪水库、西峪水库为Ⅱ类水体。

作为洳河河长单位,平谷区大兴庄镇严格贯彻落实“河长制”,严格执行“三污一垃圾”治理工作。从“要我治污”到“我要治污”,从“水源头”到“水龙头”,从“分散治”到“系统治”,从“人防”到“技防”,从“河长制”到“全员治”,全镇治水体系逐步完善,全力以赴打好污水治理攻坚战。目前,洳河水体持续达标并一度达到Ⅱ类水体,平谷洳河新城段已获评北京市优美河湖。

洳河水逐渐还清,水生态明显改善。“如何是好”成为市民眼中的“洳河是好”。经过生态治理,多年不见踪迹的菹草、轮叶黑藻、鲤鱼等水生动植物重新出现并形成一定种群规模,底栖生物、微生物以及沿岸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均有增加。其中,菹草和轮叶黑藻是对水质要求较高的藻类,研究表明,水体透明度低、水质低于Ⅳ类时均会抑制其生长。水生植物的恢复生长表明洳河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水环境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创造了条件。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