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出片、超声波焊接、产品包装……在山东日照市三奇医卫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源源不断地为医护人员提供“抗疫铠甲”。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一战成名”,短时间内产量翻了几番,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月22日,三奇公司原本放假过春节,却突然接到特殊订单:自1月23日,每日提供100万只外科防护口罩、5万只医用防护口罩、5000套一次性防护服供应湖北地区,这超过三奇平时产能的一倍多。
为保证重点防疫物资供应,三奇立即取消春节休假,工人们提前复工复产,加班加点生产。2月3日至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六部门协同组成联合工作小组赴日照市,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现场办公,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贷款支持、后续环保处理等问题,及时释放了三奇公司每日3万只的KN95口罩产能。截至目前,三奇共支援我国相关地区口罩9400余万只、防护服80余万套。与此同时,按照有关部门要求,企业还积极支援海外国家,为国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物资支援。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国家调拨指令后,三奇医卫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常申从位于越南的工厂紧急赶回,全力“督战”。抗疫期间,王常申每天很少休息,两部手机左右开弓,有时一天要接打上千个电话。连续一个多月的“连轴转”,王常申逐渐有点吃不消,先后两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直到那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才知道王常申的心脏已经搭了4个支架。后来,挂着输液瓶坚持工作成了王常申的常态。
王常申说:“新冠肺炎疫情让口罩成了‘抢手货’,我们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从车间拿到工厂门口,一只就能赚6元。在这样高利润的诱惑之下,三奇没有一个员工拿着自己生产的口罩到市场上倒卖。为了保供,企业还主动停掉了几乎所有的市场订单,损失3000多万元。战时状态,要无条件地响应国家号召,容不得半点私利。”
3月29日,日照国家级医疗器械应急产业园三奇项目开工。化危为机、顺势而为,依托口罩产能位居全国单项冠军的日照三奇公司,积极谋划建设国家级医疗器械(防护用品)应急产业园,龙头项目三奇微纳米新型防护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已经进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