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剑箫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英雄城市”武汉尽显其文化性格,充分展示出不屈不挠的荆楚文化内核以及“北雄南秀”的张力。可见,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气脉,决定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精神以及行动力。疫情之后,如何让各地文化持久地保持勃勃生机并创新出彩,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激发城市创造力、竞争力和凝聚力的源头活水。文化融入城市后,在局限空间里创造突破局限之美,以有限地域给人以无限意境,凸显城市的厚重、城市的蕴涵,引发城市的沉思、城市的启示。同时,城市也反作用于文化,赋予文脉强大的立体性、协调性和延续性,结合自身历史传承、区域特色和时代要求,打造出独特的城市文化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文化与城市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充满了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辩证关系,壶中玄奥、个中三昧意蕴悠长,前景广阔。
进一步说,城市具有开放性、聚集性、自主性,人们得以沉浸其中,不断交流文化、沟通精神。城市如同一座巨大的文化“图书馆”,储存、包容着文化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不论新生文化抑或外来文化,均可在冲突和渗透中,逐渐融入其中并合理创造性地转化。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文化传播也愈加宽容博大。北京海纳百川、异彩纷呈;上海兼收并蓄、共生共存;西安今古杂融、厚重大气;南京清秀婉约、细琢精雕……城市中的各类文化活动高度聚集、相互影响,通过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中心等实体传播模式,不断碰撞、交汇、聚合、衍生。
让城市和文化更加“水乳交融”。一方面,须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文化工作全局性。通过明确我国城市文化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的文化发展;城市要结合文化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各地文化产业特色,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文化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可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制定规划,让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文化新动能,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文化,让城市更从容、更开放、更智慧。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每一座城市都将通过脚踏实地的举措,因地制宜,锤炼和内化各自文化基因,形塑当代城市形态,以“搜神夺巧”之功,让城市文化的精光灵气不断孕育、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