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3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织密“防护网”
——上海市社区一线战“疫”纪实
本报记者 李治国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安排专人将市民预约购买的口罩挨户送达。 庄 毅摄(中经视觉)

一遍遍“地毯式”排查,一次次温情地问候……对于上海这样一个有着24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来说,抗“疫”的战场,既在医院、车站、机场这样的大型场所,更在村口路边、街头巷尾,上海社区与村居干部用爱心密织起抗“疫”防护网。

“小巷经理”发挥优势

“师傅,给我来点青菜。”疫情期间,上海普陀区长风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辰晨常常出现在清晨的菜场,他并不是为自己家购买蔬菜,而是要将这些蔬菜送到小区的独居老人手里。

晚上9时,大部分居民已休息,而普陀区曹杨一村源园居委会仍灯火通明。居委会主任施云霞经常利用这一时间段“煲电话粥”,她是与即将返沪的居民进行沟通,其他工作人员则在埋头整理一天排摸的人员情况、梳理出租户信息……

“绣花功夫”的精细化管理,是上海城市治理的经验与优势。在社区,一位位最基层的“小巷经理”24小时在线、24小时待命。

“手中有图,心中有底,遇事不慌!”在上海金山区山阳镇,金豪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冯丹拿着《山阳镇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工作流程图》说。居民区按照流程图,通过楼组长、网格长、网格员逐一摸排,确保全覆盖、不遗漏。

这份流程图是山阳镇总结摸索出来的一套防“疫”流程。面对疫情,山阳镇以绣花般的精细和韧性,探索出9张工作“流程图”,方便基层工作者区别不同情况,按图索骥开展工作,让工作更有方向。

规范化管理不仅体现在流程图上,还体现在通行证上。一张“绿色通行证”,代表该骑手是春节期间未离沪或异地返沪已隔离14天的人员,同时当日上岗前体温测量正常。这张通行证由上海长风街道签发给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再由公司下发给长风辖区内的所有配送站点,各配送站站长根据当日骑手上岗前的体温测量情况,决定是否发放“绿色通行证”。领到“绿色通行证”的骑手将可以进出长风辖区内的所有小区及楼宇(园区)送餐。

党员带头 温情服务

谭善博是上海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1月30日,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疫情防控战场上,他与同事们一起奔走在社区防控第一线。

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关键时候拿得出、顶得上、干得好,这就是上海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

1月30日晚6点,上海金山枫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微信平台向全镇党员下发了一封“特殊的信”,不到2个小时,216名青年党员、153名团员志愿者纷纷响应号召,挺身而出、主动请缨,以坚定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投入战斗,鲜红的党旗在枫泾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目前村居防控、排摸的主要力量是3支队伍,但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上的老党员,考虑到马上进入返程高峰,这时候尤其需要青年党员志愿者冲在防疫一线。”枫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周佳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时间那么多青年党员积极冲锋在前”。

2月2日,上海各社区开始接受预约购买口罩。上午10点,家住上海金山区朱泾镇北圩居民区金昌苑的陈女士通过手机微信扫描居民区群里发布的二维码,输入相关信息后,短短1分钟,就完成口罩购买的预约登记。

1月30日,上海“一网通办”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书,在疫情期间,如有相关办事需求,尽量网上办、掌上办,避免线下办、集中办,“一网通办”提供多渠道服务,让数据多跑路,避免集中到线下大厅办理。目前,“一网通办”总门户已接入2261个政务服务事项,其中1661个事项具备全程网办能力,无须线下办理。

特殊时期,有不少返回上海的武汉人在隔离观察。但是,温情隔不断、关爱隔不断,一句句问候,一次次探访,让这一特殊时期处处充满爱。

浣沙六村的社区党员志愿者宋金龙,得知隔离人员小付家中没有消毒液,马上与居委会干部一起将居委会的部分消毒液用矿泉水瓶制成喷水壶送上门。小付激动地在微信里说:“你们真是太好了!虽然我被隔离,但你们的真情,你们无私的关怀,让我十分感动,难以忘怀。”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