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3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把握好几个哲学观点
□ 丁晋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党员干部要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蕴含的哲学思想,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把握好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在继续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推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应该看到,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要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要引导人们坚定信心,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具体来看,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要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要在金融、税收、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将中央预算内投资优先向疫情重灾区传染病防治急需的项目倾斜;要着力稳定居民消费,发展网络消费,扩大健康类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更好满足居民健康生活消费需求,特别是要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加强物资调配,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把握好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发挥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中的主体作用。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当前,疫情防控面临严峻复杂局面,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筑起战“疫”的牢固屏障,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以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来检验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对此,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实现入户排查、重点群体监控“两个全覆盖”;要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营造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的舆论氛围,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要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磅礴力量。

把握好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决胜疫情防控总体战。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基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党员干部要有系统思维、全局思维,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整体性,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在大局中谋划具体领域的具体工作,以全局带动局部,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全局的发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是一场总体战。既然是总体战,就不是哪一个地区、哪一个部门孤军奋战所能完成的,必须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要主动融入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治理大网络,既要考虑本地区本领域的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打破条块分割,避免各地各自为政。卫生、公安、交通、生产、教育、宣传等各战线各领域及城乡基层组织要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从而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把握好事物矛盾运动的观点,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无论是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都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把握好事物矛盾运动的观点,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当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尽快找差距、补短板,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各项工作也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要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地做好各项工作,解决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对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经受考验,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加强督查和问责,对落实防控措施不力、玩忽职守者敢于动真碰硬,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要及时坚决查处。

把握好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观点,凝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神力量,做好社会心理建设。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且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疫情对患者、患者家属及医护群体、居家隔离者的心理造成较大冲击,很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疑病等不良情绪。有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表现出心理上患得患失、行动上犹豫不决、决策上摇摆不定。越是在紧要关头,我们就越要重视精神的力量,及时引导人们理性思考。对此,要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要重视社会心理建设,及时采取有效有力的干预措施,凝聚起共同抗“疫”的强大正能量;要做好人文关怀,有效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提供相关的专业服务。

把握好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发挥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并对社会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积极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疫情防控越是到关键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要明确责任分工,积极主动履职,抓好任务落实,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社会基础,更好发挥法治对疫情防控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逐步实现疫情防控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要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