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济聪 包元凯 中国经济网记者 邓 浩
社区封闭管理更加严格,居民的生活后勤保障跟得上吗?连日来,记者在湖北省武汉市走访多个居民小区了解到,在度过最初一段不适应时期之后,各个小区管理逐渐有序,保障基本到位。
进出测体温、身体情况登记、衣物消毒……这样的程序,在几乎所有小区已成为“标配”。疫情期间,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沌口街道枫桦苇岸社区有1200多户、4000多人住在这里,小区居民进出频率较高。记者2月24日在现场看到,社区关卡工作人员认真查验每人的出入证明,进行登记,测量体温等。
“您的证明上没有身份证号,您身份证带了吗?”枫桦苇岸社区“下沉”干部询问一位正要进小区的大爷。认真核实身份后,该干部将大爷的身份证号抄写在出入证明上,方便下次直接核对身份。
疫情发生以来,枫桦苇岸社区丝毫不敢放松管理,除了门口设卡,还加强了内部巡逻。由于社区有一期二期两个小区,面积比较大,枫桦苇岸社区组织了一支由10名党员组成的志愿者先锋队,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防控管理,在社区的薄弱地带进行交叉巡逻,防止小区出现翻越围墙等情况。
龙湖社区是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军山街道的一个大型社区。记者见到社区党委书记刘凯时,他已有一个多月没回家了。“我们刚用84消毒液对小区路面进行了消毒杀菌。”巡查间隙,刘凯向记者介绍,疫情发生后,龙湖社区只保留一个出入口,供消防车、洒水车、环卫车等进出。同时,对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楼栋全部封闭,由专人值守。整个社区实行封闭管理后,所有楼栋均安排了工作人员进行值守,确保居民安全留在家中。疫情期间,社区还向居民发放了消毒液、体温计等物资,工作人员也配发了口罩、自制防护服等用品。
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封闭管理之后,居民生活用品采购如何保障?
江岸区居民刘大爷说,各大商超不再卖给个人生活物资,只接受社区团购后,刚开始几天,有些保障服务不到位,部分超市团购套餐设置不合理。目前问题得到了缓解,不少超市停止团购套餐模式,社区保障服务也跟上来了,比前期好了不少。
2月24日下午,在江岸区后湖街道金桥社区晋合金桥世家小区,社区工作人员正协调物业人员为居民买菜。该小区共有居民2153户,疫情发生后,小区物业组织了蔬菜直通车,直达小区。每隔两天,蔬菜供应商在小区搭建大棚,社区提前提醒居民下楼买菜。为防止人员聚集,物业人员现场疏导,保持居民排队间隔一米以上。
“您好,这是您的菜,请检查一下。”在龙湖社区一栋楼下,一名值守人员正指引居民采购。地上摆放着一些包装好的蔬菜,以及其他生活用品。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龙湖社区提供了代购代送服务。居民可以通过微信群和电话等方式提出需求,工作人员汇总信息后向社区里的两家超市下单。商品在超市分类打包好之后,众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就纷纷化身“快递小哥”,骑着电动车,一趟一趟地把商品从超市运送到居民楼栋前,居民分批接到通知后,依次下楼领取,过程井然有序。
枫桦苇岸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郑莎介绍,为了确保小区居民生活购物顺畅,小区每一栋楼都有楼栋长和保供小分队。小分队负责统计居民的套餐预订和收款工作,所有楼栋统计结束后,再由社区与供货商联系,供货商会把货物运到党群中心门口,然后由社区车辆把货物送到对应的楼栋门口,楼栋长清点货物后,通过叫号的方式发放货物。
2月23日早上7点半,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道金桥社区工作人员拿着居民的药品采购清单,前往黄石路的汉口大药房。工作人员说,特殊时期,需要很早排队取号,然后再凭号排队进药房集体采购。
江岸区后湖街道金桥社区党委书记邱金兰介绍,实行封闭管理后,不少身患其他疾病的居民仍有出门买药的需求,考虑到他们出门排队不便利,社区决定为居民集中购买药物。通常社区会提前一天在小区收集需求,并将每户需求按编号登记,让居民把必要信息都写好统一放在一个袋子里。为避免买错,他们会提醒居民在袋子里放上药品的空盒子或编号,方便社区工作人员精准购买到同一厂家的同款药物。
针对老年人、孕产妇等有特殊需求的群体,枫桦苇岸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宜介绍:“我们针对这类人实行的是点对点式包格子跟踪,我们有4台网约车提供24小时服务,出现任何情况,都可以及时把人送到相应医院。”
在龙湖社区,共有17户独居老人。“我们现在按照网格片区,由网格员进行包保。根据他们的需要,我们会派专人将免费的蔬菜粮油送上门。”疫情期间,刘凯经常直接打电话给这些老人询问他们的需求。
采访期间,打给刘凯的工作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很少断过。他告诉记者,晚上还得巡查、检查。记者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家看看,他笑了笑,回答说,“等疫情结束之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