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能来武汉抗击疫情,我肯定会于心不安。”2月14日下午,坐在记者面前,阳光帅气的“95后”小伙子王皓很庆幸自己能够参加北京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他也是这支医疗队中最年轻的队员。
王皓是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虽然在工作中经常参与抢救危重病人,但这次承担的任务与以往有很大差别,“我也有些紧张”。不过,当王皓随着医疗队进入到武汉协和医院病房,穿上三层防护服时,紧张的情绪马上被繁忙的工作冲淡了。
作为最早来到武汉的医疗队之一,他们的到来给了患者很大鼓舞。“虽然原则上医护人员应该减少和患者接触。但我们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也尽量多和患者沟通,给他们以信心。当听说我们是来自北京的医疗队时,患者们都十分感激。”
王皓工作的病区是普通病区,但有时也会收治一些重症患者。有一天,该病区接诊到一位32岁的女性患者,血氧饱和度较低,入院时呼吸比较困难,大小便不能自理。病情让这位患者很焦虑,入院当晚她反复按呼唤铃,王皓和几位医生护士不停地给她做思想工作,用专业知识向她解释,让她放心。一晚上过去,患者的情绪慢慢稳定,信心也增加了,目前病情正在好转。
由于是普通病区,没有配置完备的抢救设备,如果临时有需要抢救的患者,医护人员就会面临很大的暴露风险。就在12日晚上,王皓值夜班时就遇到一位老年患者病情突然恶化,需要立即插管抢救。虽然保护设备并不充足,王皓也顾不了那么多,与医生一起冲了上去。“后来想起来挺后怕的,但当时并没有想太多,看到患者需要抢救,就立刻跑了过去。”
可惜,这位患者病情当时虽然有所缓解,但在几天后还是不幸去世。这也让见识过生死的王皓有不一样的感触。“一般来说,患者临终前还可以见见家属,现在出于保护,家属不能进来。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感受。”
但工作还要继续,因为后面还有更多的患者需要王皓们去护理、去治疗,“我不情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也激励我更耐心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25岁,正是黄金般的年纪,而此时的王皓,已经工作了4年多,解除了许多病人的痛苦,也承受着比其他职业更大的压力,这也让他有了一份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参加武汉战“疫”,对他来说,有一种难得的荣誉感,这也是驱使他义无反顾地报名的初衷。
王皓说:“作为一名‘95后’,我能在第一时间赶到武汉抗疫第一线,做一件对武汉、对整个社会都很有意义的事情,很难得。因为这里需要我。这是我今后职业生涯的一个巨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