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2020新春走基层·春运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圆列车从此启程
本报记者 庞彩霞 刘 麟 郑 杨 通讯员 曾 勇 刘 伟 胡巨华 严 冬 荆 翀 鲁 玥 刘 嵘 陈 梅 王 欣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1月16日中午,广州风和日煦,广州南站显得格外热闹,一阵稚嫩歌声在三层候车大厅中央传开。“全民K歌体验区”前,一位老人一个劲儿地给唱歌的小女孩鼓掌。老人名叫胡海生,他告诉记者广州南站是他们一家团圆的起点站。

“这几年坐高铁,一年一个样,第一次看到高铁站还能K歌,孩子觉得新鲜就跑上去了。今年不用排队取票,刷身份证就能进站,省了不少时间。”说起春运变化,胡海生滔滔不绝。胡海生9年前退休,平日与大儿子住在广州,由于儿子儿媳妇忙于工作得晚些回。每年春节,本着“在老家过年”的风俗,他跟老伴都会带着孙女先行一步,与在贵阳老家的亲人们团聚。为了减少旅途奔波,高铁成了他们的首选。而在去年8月,老伴因病去世,老两口再也没法一起回家了。

短暂的沉默后,胡海生陷入回忆……6年前,贵广高铁开通,珠三角与西部地区的铁路运输“大瓶颈”打通,大儿子选择入粤经商,老两口在家照顾不满2岁的孙女。2017年,大儿子在广州买了房,将老两口和孩子接了过来。“那时候,我们是头回坐高铁,站台上只听见‘呼呼’声,老伴高兴得像个孩子。”

2018年,刚大学毕业的小儿子进了部队,过年时才有假期,一家人约定过个团圆年。“尽管通过‘候补购票’买到了票,还是差点没赶上车”。2019年1月29日,广州南站人山人海。因年纪大了,外加时间紧迫,胡海生赶去取票时扭伤了脚。“幸亏‘U彩’服务台立马弄了辆轮椅送我上车,不然就要错过回家的车了。”胡海生说。

“如今来广州南站坐高铁的人越来越多,秩序却越来越好,看得出来下了‘硬功夫’,这是‘中国高铁’的进步,背后是国家实力的体现!”胡海生感慨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