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江白鲟悲歌呼唤更多保护行动落地
□ 曹红艳

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活动影响,长江水域生态功能明显退化,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凸显。长江白鲟的悲歌呼唤更多保护行动落地,应广泛凝聚共识采取行动

不久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的一篇研究论文让“长江白鲟”登上了热搜。网友留下“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的感慨,引发众人共鸣。长江白鲟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再次成为一场灵魂拷问。

长江白鲟并非第一个在长江灭绝的物种,同样是长江重要物种的白鳍豚此前也被宣告灭绝。还有一些大型鱼类,如江豚、中华鲟等,尽管未灭绝,但大多岌岌可危。有关数据显示,长江流域濒危鱼类物种达到92种,濒危物种接近300种。

或许有人说,从进化历史上看,每一个物种都可能灭绝,旧的物种灭绝为新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的机会。当下的问题是,生物多样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加快了1000倍,比形成速度加快了100万倍,物种的灭绝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

全球超过千余名专家开展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指出,由于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所有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以长江流域为例,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活动影响,长江水域生态功能明显退化,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凸显。此外,渔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1954年长江流域天然捕捞量达42.7万吨,上世纪80年代下降了一半。近年来,即使大规模增殖放流,每年的捕捞量也不到10万吨。

长江白鲟的悲歌呼唤更多的保护行动落地,2020年翻开了新的一页。2019年底,提请审议的长江保护法草案,明确提出了10年禁渔、建立协调机制、生态修复等内容。今年初,长江10年禁渔计划开始实施,相比以往每年3个月的休渔期,长达10年的全面休渔期,将为物种的繁衍提供足够的时间。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日前在北京发布,即将在昆明举办的这次大会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推动更多保护行动取得新的进展。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息息相关,人类也是其中一员。有学者通过量化生态系统服务说明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惠益,比如为沿海社区提供了娱乐、科研、渔业等生态系统服务的热带雨林珊瑚礁,每年通过旅游业、海岸防护、生物勘探和渔业产出的经济产值高达每公顷125亿美元。再比如传粉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全球昆虫授粉总经济价值估计为1530亿欧元,相当于农业产量的9.5%。但反过来,倘若生态系统出了问题,生态链失去平衡,人类自然无法幸免。这也是保护行动获得越来越多认同与支持的原因。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更广泛凝聚共识采取行动,控制持续恶化的物种灭绝趋势,我们需要更多担当。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